万柯松

作品数:4被引量:4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西太平洋波速异常地震波波速结构核幔边界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物理学报》《科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龙门山周边地区地震波速度结构的有限频率反演被引量:8
《国际地震动态》2010年第6期16-16,共1页万柯松 倪四道 赵里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研究中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震源所在的龙门山地区位于中国大陆东、西部构造和地貌的分界线上,西部为青藏高原的东缘,莫霍面深度约为60km;东部为四川盆地,莫霍面深度约为45km。
关键词:地震波 龙门山 有限频率 速度结构 周边地区 反演 中国大陆 青藏高原 
外核顶部刚性薄层探测被引量:2
《科学通报》2009年第8期1105-1110,共6页黄建平 倪四道 万柯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0055025,40676017)
核幔边界作为固态地幔和液态外核的分界面,是地球深部最重要的间断面,界面两侧地震波速度和密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该界面上部的D"层存在较强的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研究人员利用地震学的方法,发现在某些区域D"层下部存在超低速区;...
关键词:核幔边界 超低速区 核刚性层 PKKPbc 前驱波 
地震前兆还是其他因素?--与“汶川大地震宽带地震仪短临异常及成因初探”作者商榷被引量:37
《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第2期584-589,共6页傅容珊 万柯松 崇加军 薛霆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4043);安徽省地震局地震科研重点基金资助
本文仔细分析了我国宽带地震仪记录和论文"汶川大地震宽带地震仪短临异常及成因初探"提供的数据,探讨了5.12汶川8.0级强烈地震前后记录的"异常"现象,对该论文观点提出了质疑.有理由推测,该"短临异常"并非地震前兆,它最可能是在此期间在...
关键词:地震记录 地震前兆 台风 脉动 
欧洲南部410km间断面的波速结构被引量:2
《中国科学(D辑)》2008年第3期327-333,共7页万柯松 倪四道 傅容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537033);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批准号:40425005);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计划资助
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显示,上地幔中400km深度附近存在一个波速和密度的间断面,通常称为410km间断面.普遍认为,橄榄岩α态与β态之间的转换导致了这个间断面的形成,而且在PREM等被广泛采用的地球模型中,这一间断面通常被处理为一个尖锐的...
关键词:410km间断面 PREM模型 波形模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