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虹

作品数:11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胶州市畜牧局更多>>
发文主题:热应激反应生理反应营养调控养猪户缓解热应激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畜牧》《中国猪业》《四川畜牧兽医》《当代畜禽养殖业》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养殖户降低奶牛热应激的调控原则与方法
《当代畜禽养殖业》2010年第7期41-42,共2页刘忠琛 葛向平 于虹 
热应激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夏季高温时间长,热应激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缓解奶牛热应激,养殖户应遵循以营养调控为主,改善环境为辅的调控原则。下面进行简要介...
关键词:奶牛养殖业 营养调控 热应激 养殖户 夏季高温 免疫力下降 产奶性能 繁殖性能 
夏秋季节高产奶牛管护技巧
《四川畜牧兽医》2009年第9期37-38,共2页于虹 王清香 倪秀鹏 
1对环境温度进行调控 奶牛汗腺不发达,比较怕热。牛舍内温度超过30℃时,就会阻碍奶牛体表热量散发,导致新陈代谢发生障碍。因此,盛夏季节要常打开通风孔或门窗,促进空气流通,降低牛舍温度。天气炎热时每天下午挤奶后,用清水向牛...
关键词:高产奶牛 夏秋季节 管护 环境温度 舍内温度 热量散发 新陈代谢 盛夏季节 
缓解养猪热应激的营养调控原则与方法
《当代畜禽养殖业》2009年第7期3-4,共2页刘忠琛 葛向平 于虹 
热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处于极端高温环境时,热环境对机体提出的任何要求所作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的总和。高温条件下,猪除了加强呼吸等途径增加散热外,还通过降低采食量以减少体内产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于采食量降低导致营养物质...
关键词:热应激反应 营养调控 养猪户 养分摄入量 动物机体 生产性能 高温环境 生理反应 
缓解猪热应激的营养调控措施
《中国牧业通讯》2008年第13期47-48,共2页刘忠琛 葛向平 于虹 
热应激是指机体处于高温环境时,热环境对机体提出的任何要求所作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高温条件下,猪除通过加强呼吸等途径增加散热外,还需降低采食量减少体内产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但采食量降低会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造...
关键词:热应激反应 营养调控措施 养猪 养分摄入量 生产性能 高温环境 生理反应 非特异性 
夏季养猪缓解热应激的营养调控原则与方法
《四川畜牧兽医》2008年第7期44-45,共2页刘忠琛 葛向平 于虹 
1 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和高纤维饲料添加量 高温环境下猪采食量减少,造成能量供给不足。为缓解猪受高温环境的影响,一般在高温季节应给予猪较高营养的日粮,以弥补因高温引起的能量摄入量的不足。因为猪在热应激期间对饲料脂肪的消化...
关键词:营养调控 热应激期 养猪 碳水化合物 夏季 高温环境 饲料脂肪 饲料添加量 
夏季养猪缓解热应激的营养调控原则与方法被引量:1
《中国猪业》2008年第7期47-48,共2页刘忠琛 葛向平 于虹 
热应激是指机体处于极端高温环境中时,热环境对机体提出的任何要求所作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的总和。高温条件下,猪除了加强呼吸等途径增加散热外,还通过降低采食量以减少体内产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于采食量降低导致营养物质摄...
关键词:热应激反应 营养调控 养猪户 夏季 养分摄入量 生产性能 高温环境 生理反应 
夏季泌乳奶牛饲养管理方案
《北方牧业(奶牛)》2008年第7期28-28,共1页刘忠琛 葛向平 于虹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家畜,其适宜的温度为10~20℃,一般环境温度在4-24℃、相对湿度60~80%时,对产奶量影响较小,25℃以上对产奶量越高的奶牛影响越大,下降幅度可达到5。10千克。主要是因为高热和高湿度环境条件会给奶牛造成严重的...
关键词:泌乳奶牛 饲养管理 夏季 环境温度 产奶量 相对湿度 应激反应 高湿度 
肉鸡快速育肥的关键控制点
《当代畜牧》2008年第3期4-5,共2页刘忠琛 徐可乔 于虹 
1选择健康雏鸡 农户饲养肉鸡大都靠外购,而购入的雏鸡好与坏,对育雏的效果影响很大,并直接影响养殖效益的高低。为提高育雏成活率,购雏时必须严把质量关,进行严格挑选,确保种源可靠、鸡种纯正和鸡苗健康,切不可贪图便宜购进不...
关键词:关键控制点 快速育肥 肉鸡 育雏成活率 农户饲养 养殖效益 雏鸡 健康 
肉羊舍饲的消毒和驱虫方法
《湖北畜牧兽医》2007年第9期16-16,共1页倪秀鹏 戴香华 于虹 
舍饲养羊由于营养比较单一,加之运动量少,会使羊只抵抗力降低而感染疾病,因此,除平时加强管理外,还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消毒和驱虫工作,实行定期消毒,定期驱虫,以取得防疫灭病的综合效果。
关键词:定期消毒 舍饲养羊 驱虫方法 肉羊 驱虫工作 定期驱虫 防疫灭病 运动量 
夏秋季节奶牛腐蹄病的防治
《湖北畜牧兽医》2007年第9期18-18,共1页戴香华 倪秀鹏 于虹 
奶牛腐蹄病是目前危害农村散养户奶牛生产,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发生后,蹄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化脓性病理变化,其特征是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病牛疼痛、跛行,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特别在阴雨连绵的...
关键词:奶牛生产 牛腐蹄病 夏秋季节 防治 生产性能 病理变化 组织发生 化脓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