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祥

作品数:9被引量:2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人民出版社更多>>
发文主题:图书生产图书编辑知识产品出版工作图书市场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编辑之友》《出版科学》《编辑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分工分业与作品的创作、编辑、出版
《编辑之友》2011年第2期72-74,共3页冯国祥 
人类社会是在分工分业基础上发艮起来的。分工使各人主要从事某一类活动,熟能生巧,提高个人劳动生产率;分工催生协作,通过协作提高整体生产率。分工协作使一个个人、一个个组织,围绕某一类人、行为或某一类产品,联系起来组合而成...
关键词:分工分业 劳动生产率 创作 作品 编辑 出版 分工协作 人类社会 
作品组合论——“编辑”论要被引量:1
《出版科学》2003年第4期14-19,共6页冯国祥 
从方法论而言,编辑是对以作品为对象的组合过程,作品之间的联系点,可作为编辑活动的组合点。由于作品具有的意识性与传播性这种两重性,它们又各由一系列因子构成,从而使作品表现出多样性,增加了作品组合的可能性。编辑活动表现为编著工...
关键词:编辑活动 作品组合论 组合法 化合法 组合对象 组合目标 
近几年地方出版社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编辑学刊》1988年第4期10-15,共6页冯国祥 
近几年我国地方出版社发展较快,变化较大。在机构设置上,各省市普遍从综合性的地方人民出版社中“孵化”出了一批地方专业出版社,不仅有教育、文艺、科技、少儿、美术、古籍等社,有的还是全国极少有的专业社,如陕西的“旅游”,山西的“...
关键词:专业出版社 地方化 图书市场 图书质量 方针 出版活动 通俗化 出版业 机构设置 经营目标 
编辑工作改革的目标被引量:1
《编辑之友》1988年第5期9-11,共3页冯国祥 
出版工作以编辑工作为中心,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不管出版体制怎么改,编辑部在出版社里的中心地位都不会动摇。改变的。
关键词:编辑工作 工作改革 编辑部 总编辑 图书市场 出版工作 出版社 经营目标 知识需求 目标市场 
在自我批判中求索——《社会发展三形态》一书编辑工作回顾
《编辑之友》1988年第4期68-71,共4页冯国祥 
刘佑成所著《社会发展三形态》,是我们浙江人民出版社的“青年经济学者丛书”首批书目之一。这本书的编辑出版涉及到不少有关出版工作的看法问题。
关键词:社会发展三形态 理论观点 马克思主义 马列主义理论 方针政策 经济学 法规制度 自我批判 出版工作 编辑出版 
构筑编辑学理论思路的几个问题
《编辑学刊》1987年第2期16-21,共6页冯国祥 
编写社会主义图书编辑学,要构筑一条能比较正确地反映社会主义条件下图书编辑工作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理论思路,用它来对具体的编辑经验、业务知识和业务技法进行鉴别、整理、升华,使之系统化,成为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图书编辑学知识体系。...
关键词:编辑工作 编辑学 理论思路 编辑人员 图书生产 编辑活动 图书编辑 书稿 知识结构 微观层次 
书稿的涵义和特性被引量:1
《编辑之友》1987年第3期9-13,共5页冯国祥 
在出版社里,编辑部的工作是组织并完成书稿的生产。编出好的书稿来,是编辑人员共同的工作目标。这样,什么叫书稿,书稿有些什么特性,就成为编辑学研究中不能不首先予以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精神产品 书稿 图书 物质产品 特性 语言文字 传播知识 出版社 涵义 认识 
试论图书的社会经济特性
《编辑之友》1986年第1期12-18,共7页冯国祥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图书的主体部分是作为商品来生产的。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图书编辑学,实际上是研究如何编好社会主义社会中作为商品来生产的图书的一门学问。既然我们编的是这样一种社会经济属性的...
关键词:图书出版 社会主义社会 物质产品 图书生产 物质载体 经济特性 有用性 使用价值 社会效果 知识产品 
图书编辑力浅论被引量:25
《编辑之友》1985年第4期4-9,共6页冯国祥 
图书编辑学是探讨图书编辑工作的本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问。图书编辑工作的规律之所以需要并有可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来研究,是因为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图书编辑工作正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由专业化的职业人群来承担,从而使图书编辑力日益...
关键词:图书编辑 编辑工作 图书形式 知识产品 图书生产 编辑部 社会主义条件下 社会主义社会 物质产品 编辑人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