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静

作品数:4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壁垒刻板成见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人文杂志》《电影新作》《当代电影》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意识形态化刻板成见——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壁垒被引量:2
《当代电影》2015年第12期138-141,共4页刘晓静 李亦中 
相比在国际商业片与艺术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欧美电影,中国电影缺乏吸引力与渗透力。在外国观众眼中,银幕上的中国人和中国形象,被一种来自传播内容/文本的"他者性"强化为各种刻板成见。虽然中国市场被西方电影业争相看好,但由于长久...
关键词:中国电影 刻板成见 意识形态 
欧洲电影一度逆袭美国本土市场的启示
《电影新作》2015年第1期4-8,共5页刘晓静 李亦中 
欧洲电影曾在20世纪40年代来到60年代中期逆袭好莱坞,一度在美国本土占得优势。以艺术品质与色情噱头为特质的欧洲电影,恰好满足了美国知识阶层和年轻人为主体的市场需求。对日益重视海外市场的中国电影而言,这段历史颇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欧洲电影 美国市场 观众需求 
助推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三位“外援”被引量:1
《当代电影》2015年第1期187-190,共4页刘晓静 李亦中 
本文研究对象是三位对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发挥积极作用的外国人士,分别是意大利人马可·穆勒、德国人曼弗雷德·杜尼约克、英国人裴开瑞。开阔的文化眼界与包容精神、对中国电影的喜爱与认同,以及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现的个人能力,是他们促...
关键词:中国电影 海外传播 文化中介 
电影中的历史与历史中的电影——以电影《西安事变》的银幕化历史书写为例被引量:1
《人文杂志》2011年第6期68-73,共6页曹小晶 刘晓静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人文社科项目:中国西部影视文化软实力研究(GD09074);西北大学创新项目:中国电影专题研究(09YKC02)
后现代文化语境下,作为主流媒体的影视媒介对于大众精神文化的渗透影响作用日趋巨大。从影视史学的立场出发,选取中国当代电影中曾非常轰动的文本《西安事变》(1981)为个例进行解读,具体论述其对75年前的史实"西安事变"的银幕化叙述、...
关键词:“西安事变” 电影《西安事变》 影视史学 意识形态建构与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