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兵

作品数:22被引量:25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资源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人工植被公路边坡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植被恢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干旱区地理》《公路》《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湖南林业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类型土壤动物生态特征研究--以内蒙古卓资山为例被引量:14
《干旱区地理》2008年第5期693-700,共8页董炜华 殷秀琴 顾卫 刘永兵 余海龙 张晓光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公路路域生态工程技术研究”(200331822333);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厅科技项目“内蒙古干旱地区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应用研究”(NJ-2005-36)
对内蒙古中部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类型土壤动物进行研究,发现线虫占绝对优势,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64.95%。线虫个体数在不同土地类型的差异显著。线虫、蜱螨类和弹尾类构成研究区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天然草地各生境土壤动物的类群...
关键词:土壤动物 生态特征 土地类型 农牧交错带 
公路边坡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群落变化及多样性被引量:44
《生态学报》2008年第9期4295-4305,共11页殷秀琴 顾卫 董炜华 邱丽丽 刘永兵 陶岩 
国家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资助项目“半干旱地区公路岩质边坡生物恢复加固技术研究”(200631800087)~~
对内蒙古中部呼集高速卓资段的公路边坡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群落进行研究,探讨人工恢复植被前后土壤动物的数量组成、结构,揭示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路域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
关键词:公路边坡 土壤动物 人工恢复植被 多样性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效果研究被引量:34
《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第7期147-152,共6页江源 陶岩 顾卫 刘永兵 余海龙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资助项目(200331822333)
对采用厚层基材喷附技术建植的太原环城高速路护坡植被进行了为期4年的植物群落生态学跟踪调查,以评价该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1)禾草和豆科植物混合播种,坡面覆盖效果优于由纯禾草或者纯豆科植物构成的群落;2)护坡群落的变化表现...
关键词:环境工程 植被恢复 厚层基质喷附 城市高速 效果评价 
松嫩草原西部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以杜尔波特县为例被引量:8
《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第3期124-127,共4页崔维佳 李立平 刘永兵 王衍臻 
黑龙江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松嫩草地景观-植被-土壤的耦合机制与精准生态恢复研究(ZJN0502-02);黑龙江省杜尔波特县景观生态县规划项目共同资助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研究以松嫩草原西部杜蒙县为研究区域,运用采用ARCGIS软件,逐级进行土地适宜性纲、类、等的划分。经分析和统计,最终获得研究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各级各类土地适宜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土...
关键词:松嫩草原 土地资源 适宜性评价 
半干旱区高速公路边坡不同年代人工植被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特性研究被引量:2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年第6期22-25,共4页余海龙 顾卫 江源 刘永兵 
交通部西部专项子课题(公路路域生态工程技术研究)资助
试验研究了呼集高速公路边坡建造人工植被后,在不同时间序列上土壤理化性状和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恢复动态,结果表明:土壤肥力随人工植被建立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表现为土壤黏粉粒、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的增加,以及土壤pH的下降,0~10c...
关键词:人工植被 土壤性状 植物群落 植被盖度 恢复动态 高速公路边坡 半干旱区 
路域植被护坡工程表土保护效果评价研究被引量:1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第3期45-49,共5页刘永兵 江源 顾卫 晏晓林 戴泉玉 
植被护坡工程是防治公路路域土壤侵蚀的一种措施,不同的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具有不同的防护效应。通过室内坡面径流小区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工程措施、不同喷播材料初期的防护效果差别较大。文章引进USLE方程,对该方程式的评价因子进...
关键词:植被护坡工程 土壤侵蚀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效果评价 
西北半干旱区公路下边坡植被建植技术的对比实验被引量:1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第3期50-52,63,共4页戴泉玉 晏晓林 顾卫 江源 刘永兵 
西北半干旱区气候干旱、土壤理化性质差、含盐量高,边坡植被快速恢复难度大。文章以青海省西宁至塔尔寺高速公路示范工程为例,通过示范工程对客土喷播、棉网状植生带、植生袋和三维土工网等4种建植技术进行了对比实验,最终筛选出适合于...
关键词:西北半干旱区 公路边坡 建植技术 对比实验 示范工程 
客土喷播在西北半干旱区公路边坡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第3期53-57,共5页陶岩 刘永兵 顾卫 江源 余海龙 宴晓林 戴泉玉 
西北半干旱区是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该区域公路边坡进行植被恢复受到诸多因子的制约,这些制约因子是气候干旱、寒冷;土壤理化性质差、含盐量高、土壤含水量低;区域生态系统脆弱、恢复植被物种选择难度大等。文章介绍了客土喷播技术的...
关键词:西北半干旱区 公路边坡 客土喷播技术 植被恢复 
松嫩草原西部土地利用与生态风险评价——以杜蒙县为例被引量:9
《水土保持学报》2006年第5期150-153,174,共5页刘永兵 王衍臻 李海龙 魏文侠 张国明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JN0502-02);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景观生态县规划项目共同资助
生态风险评价是环境、资源评价与管理方面的研究热点领域,本研究以松嫩草原西部杜蒙县为研究区域,利用该区域1979,2001,2004年3个时段的TM遥感数据、以G IS技术为数据分析平台,获取20余年不同时段的土地利用信息,研究了不同年份的土地...
关键词:生态风险 土地利用 松嫩草原 空间分析 
红外热像仪在公路小气候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7
《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第9期154-158,共5页李宁 黄树青 顾卫 刘永兵 
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8062020);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331822333);内蒙古交通厅交通建设科技项目(NJ-2005-36)
2004年9月对太原环城高速公路西北环一路段进行了环境调查,用红外热像仪和电子温度计对生态重建后的公路边坡、路面的表面温度及气温进行了定位动态观测。通过对观测数据的修正和比较,分析了路段的热环境状况,对生态重建对小气候的改善...
关键词:环境影响 公路边坡 生态重建 小气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