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鸽平

作品数:8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环形窄缝通道内流动蒸汽发生器干涸点数值模拟更多>>
发文领域:核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核动力工程》《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核科学与工程》《原子能科学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撞击流内液滴碰撞的后续发展行为被引量:3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5期525-529,547,共6页吴鸽平 龚俊 杜敏 陈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6075);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302024B);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30520);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3KJB470002)
为了探索撞击流内液滴碰撞后续发展行为,建立了正确反映液滴碰撞及后续发展的冷态理论模型.利用所建模型模拟了同轴对置气液两相撞击流中液滴碰撞导致的融合聚并或二次雾化过程,进而对2个喷嘴之间液滴的粒径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进口...
关键词:液滴碰撞 气液两相撞击流 融合聚并 粒径分布 数值模拟 
矩形窄通道内CHF点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4期399-403,共5页吴鸽平 陈冲 武继光 龚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6067)
采用VOF多相流模型,运用CFD软件对矩形窄通道内临界热流密度(CHF)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通道内流型变化,并绘制流型图.对影响临界热流密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与相同工况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与常规通...
关键词:矩形窄通道 临界热流密度 CFD 流型 数值模拟 
环形窄缝通道内流动不稳定性试验研究被引量:8
《核动力工程》2007年第6期25-28,共4页吴鸽平 秋穗正 苏光辉 贾斗南 
设计了加热长度为1800mm,间隙尺寸为1.5mm的环形窄缝通道试验段;以去离子水为工质,进行了强迫循环下两相流动不稳定性试验研究。实验压力为1.5~3.0MPa,质量流量为3.0~25kg/h,加热功率为3.0~6.5kW,进口温度为20℃、40℃、60℃。实验发...
关键词:环形窄缝 流动不稳定性 试验研究 
套管直流蒸汽发生器流动不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7年第3期325-330,共6页吴鸽平 秋穗正 苏光辉 贾斗南 
由于两相流不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许多学者对其本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基本的守恒方程出发,建立了1套完整分析套管直流蒸汽发生器流动不稳定性的数学计算模型。此模型采用均相流和相间热力学平衡假设,并考虑了管壁的蓄热...
关键词:蒸汽发生器 直流 强迫循环 流动不稳定性 
蒸汽发生器强迫循环流动不稳定性分析被引量:7
《核动力工程》2006年第4期16-20,25,共6页吴鸽平 秋穗正 苏光辉 贾斗南 
介绍了蒸汽发生器强迫循环下稳态和瞬态的计算方法。从基本的守恒方程出发,充分考虑了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和可能的流动状态以及换热形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学计算模型。程序采用Gear算法,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流动不稳定性脉动曲线和相应...
关键词:蒸汽发生器 强迫循环 不稳定性 
强迫循环下蒸汽发生器流动不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核科学与工程》2006年第3期193-198,共6页吴鸽平 秋穗正 苏光辉 贾斗南 
由于两相流不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许多学者对其本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建立数学模型对强迫循环下蒸汽发生器的流动不稳定性进行了计算。此模型采用均相流假设并认为相间热力学平衡。模型考虑了管壁的蓄热。此模型被用于系...
关键词:蒸汽发生器 强迫循环 流动不稳定性 
环形窄缝通道内流动沸腾干涸点的研究被引量:5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7期686-689,697,共5页吴鸽平 吴埃敏 郭贇 秋穗正 卢东华 
空泡物理与自然循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98JS86 8 1JW0 80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优秀重点实验室建设基金资助项目 .
在间隙为1 05mm和1 55mm的垂直环形窄缝通道内,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对内、外管通电加热,进行了环形窄缝通道内干涸点的实验研究.实验压力范围主要为2~4MPa,质量流速为40~80kg·m-2·s-1.由内、外管热流密度的比值得到了出现干涸点的判据...
关键词:环形窄缝 流动沸腾 干涸点 
双面加热环形窄缝通道内流动沸腾干涸点实验研究被引量:2
《核动力工程》2003年第6期526-530,共5页吴鸽平 吴埃敏 田文喜 李浩 贾斗南 苏光辉 秋穗正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空泡物理与自然循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98JS86.8.1JW0802)资助;也得到了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项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资助
在间隙分别为2.0mm和1.5mm的垂直环形窄缝通道内,流体自下而上流动。本文通过对内外管的双面通电加热来加热流体,进行环形窄缝通道内干涸点测定的实验研究。实验压力范围为2~4MPa,质量流速为40~80kg·m-2·s-1。采用原苏联古塔杰拉奇...
关键词:环形窄缝 干涸点 双面加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