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冠荣

作品数:6被引量:8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通量颗粒有机碳有机碳输出通量悬移质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水科学进展》《环境科学学报》《地理科学进展》《地球化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西江下游溶解无机碳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输出通量被引量:20
《地球化学》2008年第3期258-264,共7页姚冠荣 高全洲 王振刚 何桐 张永领 刘昆 焦树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027;4047112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7003669);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4055802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
选取西江下游干支流6个样点进行一个完整水文年度的观测分析,利用基本水文水化学参数来揭示河水溶解无机碳(DIC)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并估算流域DIC输出通量。结果表明,西江下游干支流DIC含量受控于流域地质环境和水热条件,变化于0.74~2...
关键词:溶解无机碳(DIC) 时空变异 通量 西江 
河流碳输移与陆地侵蚀-沉积过程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水科学进展》2007年第1期133-139,共7页姚冠荣 高全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1120);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40558025)联合资助项目~~
河流碳输移与陆地侵蚀-沉积过程紧密相关。首先就机械和化学风化两种不同的陆地侵蚀机制在提供河流碳源方面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作了详细论述,并比较了季风流域和非季风流域间河流碳输移在通量及性质上的差异。之后对陆地碳沉积机制进行了...
关键词:河流碳输移 陆地侵蚀-沉积 通量 陆源 人类活动 
西江溶解有机碳的输送对典型洪水过程的响应被引量:10
《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143-150,共8页张永领 高全洲 黄夏坤 王振刚 姚冠荣 何桐 丁健 钟红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471120;40231009);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No.20040558025);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985工程"GIS与遥感的地学应用科技创新平台项目(No.105203200400006);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科学基金项目(No.MSGL0608)~~
对2005年6月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期问及其前后的溶解有机碳(DOC)进行连续采样分析.结果表明,DOC浓度对流量变化的响应不敏感(n=43,R^2=0.23,p〉0.0.5),尽管流量有6—7倍的变化,但DOC浓度的变化不到30%.洪水前夕、洪水...
关键词:溶解有机碳 输送 洪水过程 西江流域 
河流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被引量:20
《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5期50-60,共11页姚冠荣 高全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120)985工程(10520320040000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31548)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40558025)资助
河流连接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两大活动碳库.构成全球碳循环的一个关键环节河流碳的输出及循环过程与近岸水域环境、海洋碳库变动及全球气候系统紧密相关。有机碳在全球碳循环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了解河流有机碳通量及性质变化是目前河流...
关键词:河流碳循环 全球变化 有机碳 通量 人类活动 
增江颗粒有机碳同位素的AMS研究初报被引量:6
《第四纪研究》2004年第4期474-475,共2页高全洲 陶贞 姚冠荣 刘克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 :40 14 3 0 1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 :0 3 15 48);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资助
关键词:有机碳同位素 海洋沉积物 生物地球化学 颗粒态 溶解态 
增江流域河流颗粒有机碳的来源、含量变化及输出通量被引量:24
《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789-795,共7页陶贞 高全洲 姚冠荣 沈承德 邬俏钧 吴志才 刘冠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0 1 4 3 0 1 2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0 3 1 5 4 8)资助项目
对华南增江径流进行了 1个水文年度的 1 5次等时段采样 ,分析了河流悬移质中主要生源元素 (C、N、H)的含量 ,并估算了不同物源的贡献 .结果表明 ,增江悬移质中的有机碳以水生藻类的贡献为主 ,土壤侵蚀来源的有机碳在悬移质粗粒组中的份...
关键词:有机碳 河流碳通量 土壤侵蚀 季风湿热流域 生物量 悬移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