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朋

作品数:12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更多>>
发文主题:焊缝焊缝熔深传热管核电站涡流检测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科技视界》《无损检测》更多>>
所获基金: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组件塞条厚度超声自动测量系统研制被引量:1
《科技视界》2019年第8期95-96,共2页杨力 孙大朋 刘彦明 王学权 许贵平 
组件由若干元件和塞条通过电子束焊焊接而成,塞条的厚度对于控制组件非发热区尺寸的大小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对其进行无损测量。基于超声波脉冲反射法测量原理,研制了一套组件塞条厚度超声自动测量系统,并对试样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结果...
关键词:组件 超声测厚 系统研制 
基于超声显微技术的复合结构件焊缝熔深检测被引量:2
《科技视界》2019年第9期74-75,共2页杨力 张侃 王学权 阳雷 孙大朋 张旻 孙琳 
反应堆内复合结构件的焊缝熔深需要进行有效的无损检测,但由于结构特殊,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无法满足要求。本文采用新型超声检测技术—超声显微技术(SAM)对复合结构件的焊缝熔深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焊缝熔深实测平均偏差为137. 4μm...
关键词:超声显微 复合结构件 焊缝熔深 
面接触摩擦副织构化表面润滑特性优化研究被引量:3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8年第5期192-195,共4页陈杰 张君松 丁行武 李丹 孙大朋 
对面接触摩擦副表面织构分布方式和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摩擦副承载力和摩擦因数随着结构参数改变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指出织构化模型在一定工况条件下存在着最优的分布方式和织构深度使得摩擦副润滑性能最强,分布方式对模型最...
关键词:面接触 摩擦 表面织构 雷诺方程 
水压试验对燃料包壳管残余应力影响研究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7年第10期1034-1037,共4页许贵平 孙大朋 吴婧 邹尊斌 
针对燃料包壳管设计两组水压试验方案,对两组水压试验前后燃料包壳管残余应力进行测量,对比分析水压试验对包壳管残余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燃料包壳管水压试验后轴向残余应力减小,环向残余应力增加;水压试验使得轴向残余应力在水...
关键词:燃料包壳管 水压试验 残余应力 
超声相控阵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核工程无损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1
《无损检测》2017年第5期42-48,共7页张侃 杨力 王学权 许贵平 孙大朋 罗建东 张旻 
论述了国内外在超声相控阵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近年来超声相控阵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超声相控阵技术在核工程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对超声相控阵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其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超声相控阵 无损检测 发展趋势 工程应用 
密集焊缝熔深超声波检测技术研究被引量:5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5年第7期738-740,共3页刘彦明 孙大朋 杨力 高三杰 徐蒋明 
国防科技工业基础科研项目(Z***A003)
针对复合结构件焊缝熔深无损检测技术需求,分析密集焊缝熔深超声检测的主要原理,并建立检测系统;通过对密集焊缝熔深检测试验数据对比分析,实际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检测方法对该密集焊缝熔深进行检测是可行的,且系统稳定可靠,实现...
关键词:密集焊缝 超声波 无损检测 焊缝熔深 
一种锆合金焊缝的射线数字化检验工艺研究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年第12期62-63,共2页许贵平 刘杰 孙大朋 刘西雨 
介绍了采用X射线线阵列扫描探测器检测系统对2mm厚锆合金焊缝的射线数字化检验技术,主要包括管电压、管电流和线阵列探测器的积分时间对检测图像质量的影响及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通过实验研究表明,管电压是影响图像成像分辨率的主要因...
关键词:锆合金 射线检验 灵敏度 线阵列探测器 
窄焊缝浅熔深超声检测技术研究被引量:3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年第11期90-91 96,96,共3页孙大朋 许贵平 刘彦明 王学权 杨力 张科 陈杰 
针对窄焊缝浅熔深工件结构,利用超声脉冲反射法对该工件进行超声熔深检测技术研究。设计制作对比校准试块,搭建了熔深检测实验平台,完成了针对该工件结构焊缝熔深超声检测试验。通过金相解剖与超声检测结果对比验证,该方法能够实现1.5m...
关键词:超声检测 焊缝熔深 脉冲反射法 金相检验 
U_3Si_2-Al燃料板芯体X射线检测系统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年第9期53-54,共2页许贵平 刘杰 孙大朋 徐蒋明 
介绍了所研制的U3Si2-Al燃料板芯体X射线数字化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将数字化成像技术和自动化运行技术应用于燃料板芯体检测中,实现了芯体测量和定位。该系统主要由工件自动装卸单元,图像采集单元,运动控制及钻孔单元和图像自动分析软...
关键词:U3Si2-Al 芯体测量 数字化成像 图像分析 
核燃料元件表面污染检测系统研究被引量:2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4年第6期766-769,共4页许贵平 孙大朋 杨帆 
开展针对燃料元件表面污染检测系统的研究,分析表面污染检测的主要原理,并建立检测系统。通过对表面α标准源测试实验数据分析,获得检测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实际的检测结果表明:采用α—计数法的检测系统稳定可靠,探测效率高,能够实现1....
关键词:燃料元件 表面污染检测 α—计数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