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娟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棉花苎麻BR小麦生长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湖北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鄂棉14、鄂棉16及鄂荆1号光合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湖北农业科学》1994年第3期20-23,共4页张月娟 李万九 张秀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用 ̄(14)C示踪方法对鄂棉14、鄂棉16及鄂荆1号三个棉花品种叶片的光合速率及(14) ̄C-光合作用产物的分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是:苗期、蕾期鄂荆1号光合能力最强,鄂棉14次之,鄂棉16最弱,铃期鄂棉16与鄂荆1...
关键词:棉花 光合性能 放射性强度 品种 
鄂棉16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要点
《湖北农业科学》1993年第9期31-32,共2页李万九 张秀如 张月娟 谈移芳 王振林 杨永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农垦总公司资助项目
1991~1992年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国营三湖农场农科所(江陵县)和国营总口农场农科所(潜江市)对湖北省1990年审定的鄂棉16等优质棉新品种的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生理机制进行了联合试验。试验结果初步探明了鄂棉16的生育特点及其高产栽培技...
关键词:棉花 品种 生长 发育 栽培 
鄂棉16号与鄂荆1号生产力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湖北农业科学》1993年第3期5-14,共10页李万九 张秀如 张月娟 谈移芳 陈书深 陈秀琼 杨永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农垦总公司资助项目
参试三单位分别按同一方案设置田间试验,用发育追踪法、生长解析法、同位素示踪法以及生化分析法,对棉花优良品种鄂棉16号的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生理机制与鄂荆1号(CK)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鄂棉16号公顷产皮棉1500kg左右,与对...
关键词:鄂棉16号 生产力 杂交 
鄂棉14号、鄂棉16号和鄂荆1号对氮磷的吸收状况
《湖北农业科学》1993年第2期1-6,共6页张月娟 李万九 张秀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用^(15)N、^(22)P对鄂棉14号、鄂棉16号和鄂荆1号吸收氮磷的研究结果是:苗期从肥料中吸收的氮,分配在地上部以鄂棉16号最多,鄂荆1号次之,鄂棉14最少;苗期对磷的吸收以鄂棉14号最多,无论是放射性比强度或总强度均一致说明了这一点;蕾期...
关键词:棉花 鄂棉14号   吸收 
用^(14)C测定苎麻同化^(14)CO_2的速率
《中国麻作》1989年第3期25-27,共3页张月娟 杨秀平 黄永菊 
以当年用地下茎繁殖的细叶绿品种为材料,在田间一般栽培条件下于两个生长时期对苎麻全株饲喂^(14)CO_2,经半小时后立即在田间分各部位固定,测定地上各部位同化^(14)CO_2的速率。结果表明:苎麻茎上部的幼小叶片,叶面积比中部成长叶片小9...
关键词:苎麻 二氧化碳 同化率 测定 
用^(14)C研究苎麻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能力和光合产物分配被引量:1
《中国麻作》1988年第1期1-2,共2页张月娟 周志力 余从权 
用^(14)CO_2饲喂苎麻顶部1~4叶,自上而下第九叶,第十二叶。经两天后采样,结果表明:以第九叶的光合能力最强,顶部1~4叶次之,第十二叶最弱。第九叶和第十二叶的^(14)C光合产物,九成以上运往麻杆,运往顶部的幼嫩部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顶...
关键词:光合能力 光合产物分配 苎麻 叶片 饲喂 不同部位 CO2 顶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