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琼华

作品数:7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家蚕杂交种雄蚕家蚕新品种雄蚕品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学通报》《中国蚕业》《云南农业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多丝量雄蚕新品种华菁×平72在云南省实验室比较试验
《中国蚕业》2017年第1期24-26,共3页江亚 普琼华 廖鹏飞 
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项目(编号2015BB008)
为了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多丝量雄蚕新品种华菁×平72在云南省的适应性,给品种引进推广提供参考,2012春蚕期和2013年春蚕期在云南省蒙自市对该品种进行了与菁松×皓月的实验室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蚕体强健、...
关键词:多丝量 雄蚕品种 华菁×平72 高品位生丝 强健性 
做好家蚕品种资源保存工作的体会
《云南农业科技》2010年第B09期71-72,共2页普琼华 江涌涛 
家蚕品种资源的保存是家蚕遗传育种中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既要使所有的资源能安全继代,又尽可能设法保存品种资源的原有性状、原有遗传基因,并防止因保育年代较久或继代个体选择不当而引起不应有的遗传变异。本人根据多年从...
关键词:品种资源 保存工作 家蚕 遗传育种 遗传基因 遗传变异 个体选择 品种保存 
提高蚕种产量质量的措施
《云南农业科技》2008年第S2期41-42,共2页普琼华 江涌涛 
优质的蚕种是下一代蚕茧丰收的基础,根据现行的三级饲养四级制种的繁育制度,下一级蚕种必须用上一级蚕种来繁育,所以蚕种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次代蚕饲养成绩的好坏,要提高蚕种质量,应抓好以下措施:
关键词:蚕种质量 不受精卵 产卵量 温湿度 温度 技术处理 技术措施 催青 蚕饲养 繁育 
雄蚕杂交种繁育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云南农业科技》2008年第B08期96-97,共2页普琼华 江涌涛 
雄蚕具有健康好养、叶丝转化率高、丝质优良等优点,专养雄蚕比雌雄蚕混养可提高经济效益15%左右。雄蚕一代杂交种的制种方法同普通蚕种制作方法有所不同,详细介绍了雄蚕杂交种的繁育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雄蚕 繁育 杂交种 
雄蚕品种各级蚕种繁育技术探讨
《中国蚕业》2007年第3期38-40,共3页廖鹏飞 董占鹏 白兴荣 黄平 陈松 吴克军 杨文 普琼华 
专养雄蚕是蚕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控制蚕的性别以实现专养雄蚕是一项高新技术,已达到实用化水平。本文在总结多年繁育雄蚕种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各级雄蚕种繁育的一些关键技术,为雄蚕种的推广应用提供...
关键词:专养雄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 雄蚕种 繁育技术 
家蚕新品种“云蚕5×云蚕6”的鉴定与示范被引量:3
《云南农业科技》2002年第2期19-21,共3页沈正伦 张金祥 罗坤 董占鹏 师翠仙 陈松 普琼华 
关键词:家蚕 品种鉴定 云蚕5×云蚕6 杂交种 
家蚕新品种——云夏1与云夏2杂交组合的选育被引量:1
《中国农学通报》2002年第1期104-108,共5页沈正伦 张金祥 罗坤 董占鹏 师翠仙 陈松 吴俊侯 普琼华 
云南省"九五"攻关成果
采用纯系分离育种方法 ,育成了适应性强、茧丝量高的品系“792白”和“96 3” ,之后与体质强健的品种组配成四元杂交种“云夏 1×云夏 2”。经多次鉴定 ,农村试养、蚕种场试繁结果表明 :该杂交组合强健好养 ,茧层率 2 1%~ 2 4 35 % ,...
关键词:家蚕 云夏1品种 云夏2品种 杂交育种 杂交组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