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作品数:3被引量:1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珠江三角洲位序-规模法则建筑建成区民国时期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热带地理》《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民国时期广州市建成区主体建筑立体形态的恢复及其特征被引量:4
《热带地理》2013年第5期518-526,共9页孙武 李国 李涛 陈世栋 陈东梅 蒋海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15)
基于1928年1﹕10 000的地形图,解译土地利用类型,确定建成区边界与建筑用地的空间范围。将建筑用地分为单体建筑、线状道路两侧的骑楼和面状同类建筑区3类。根据史料与现场调查,分别为点、线、面3类建筑的高度赋值,恢复不考虑海拔的建...
关键词:建筑 立体形态 广州 民国时期 
广州、香港、澳门月均温与月用电量关系初探被引量:3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期116-122,共7页陈颖嘉 孙武 张惠娜 李涛 胡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4100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05943)
根据2000—2005年广州、香港与澳门的月用电量及气温数据,以线性回归方式分离了3地的月均气象用电量,计算了相对月均气象用电量和月均气象用电量密度,分析了月均温变化对它们的影响.结果显示,3地月均用电量中气温波动的平均值分别为12.9...
关键词:月均温 相对月均气象用电量 月均气象用电量密度 
1930s和1960s珠江三角洲城镇建成区位序-规模、扩展及其形态特征被引量: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114-120,共7页李涛 孙武 胡莉 陈颖嘉 张惠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4100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05943)
基于1930s、1960s的1∶5万地形图的解译,借助GIS软件,计算了1930s和1960s珠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镇建成区面积、位序-规模、紧凑度与圆形率,并对该时段内建成区扩展强度及其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1930s与1960s位序-规模分别呈Y=11.48X-1.30...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 位序-规模法则 空间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