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德

作品数:12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血液透析并发症肾功能衰竭血透通路急性肾衰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西南国防医药》《中国急救医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预防被引量:1
《成都军区医院学报》2003年第5期34-34,共1页李顺德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或透析结束后不久出现的一组以全身和神经系统为主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它起病急,病情重,如果预防及处理不当会造成不良后果,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自1996年~2001年间由于...
关键词: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 预防 慢性肾功能衰竭 并发症 
黄蜂螫伤后致急性肾衰的血透治疗
《成都军区医院学报》2003年第5期6-6,共1页李顺德 
近年来,我院采用血透抢救蜂螫伤致急性肾衰5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黄蜂螫伤 急性肾衰 血液透析 透析治疗 并发症 
急诊血透通路的建立、保留与输通
《成都军区医院学报》2003年第4期64-64,共1页李顺德 
建立急诊血透通路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关键步骤之一,作者介绍了90例用国产导管穿刺器F6-F7号插入股静脉建立血透通路,血透结束后,注入肝素液,以无菌方法包扎,留置导管供下次血透用,留置最长为46天,重新输通成功率99.5%,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急诊 血透通路 保留 输通 
43例尿毒症性脑病的治疗体会被引量:3
《西南国防医药》2003年第3期288-289,共2页马建 王新 黄智勇 李顺德 
目的 :回顾总结尿毒症性脑病 4 3例的治疗体会。方法 :分析我科收治的尿毒症性脑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血液滤过 ,或在强化透析的基础上 ,增加血透、血滤次数 ,延长透析时间 ,用高通量透析器等治疗 ,同时配合有利于改善脑细胞代谢、增加...
关键词:尿毒症性脑病 治疗 血液透析 肾功能衰竭 并发症 
用透析方法抢救中毒性急性肾功衰45例
《成都军区医院学报》2002年第3期30-30,共1页李顺德 江亨林 
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腹膜透析(PD)和血液透析(HD)等方法抢救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衰(ARF)45例,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为95.6%,现小结如下。
关键词:中毒性急性肾功衰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并发症 致病原因 
颈内静脉插管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
《中国急救医学》2001年第11期675-675,共1页郭东阳 王涛 崔建强 王英 李顺德 陈虹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颈内静脉插管留置双腔导管 疗效 
颈内静脉插留双腔导管行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成都军区医院学报》2001年第3期61-62,共2页王英 郭东阳 王涛 崔建强 李顺德 陈虹 
颈内静脉插管操作较简便、并发症少、应用时间较长,是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常用方法。我科自1999年10月开始对25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颈内静脉插管留置双腔导管行血液透析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插管方法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
关键词:颈内静脉插管 临时性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 护理 
急症血透通路的建立体会
《西南国防医药》1995年第3期193-193,共1页王桂婵 李顺德 
建立急症血液透分析通路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关键步骤之一。我们分别采用股静插管、桡动脉穿刺、肱动脉穿刺等建立急症血透通路,效果满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 股静脉穿刺85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24例,年龄12~77岁。病因:急性肾...
关键词:血透通路 肱动脉穿刺 股静脉穿刺 桡动脉穿刺 急症 假性动脉瘤 慢性肾衰竭 一次穿刺成功率 血流量 危重病人 
两种透析方法抢救中毒性急性肾衰的体会
《西南国防医药》1993年第5期288-288,共1页黄智勇 李顺德 张人杰 陈道蓉 江享林 孙太成 
1983年以来,我们采用腹膜透析(PD)和血液透析(HD)两种方法抢救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45例,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为95.6%。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5例中,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28岁(8~66岁)。
关键词:透析方法 急性肾衰 急性肾功能衰竭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少尿 分子物质 肾功 鱼胆中毒 腹透液 
肾移植术后近期并发症分析
《西南国防医药》1992年第5期279-280,共2页王庆堂 陈昭颉 韦燕燕 李顺德 
1987年11月至1990年12月,我院共作尸体肾移植术54例,现就54例肾移植病人术后二周内发生的各种并发症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关键词:肾移植病人 并发症分析 移植术 消化道出血 穿刺股静脉 电解质平衡 急性肾功能衰竭 肺部感染 手术操作技术 心脏骤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