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占红

作品数:7被引量:10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主题:缝洞型油藏注氮气塔河油田单井注气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油气地质与采收率》《钻采工艺》《石油地质与工程》《新疆石油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氮气效果评价被引量:6
《石油地质与工程》2021年第1期82-86,共5页陈园园 刘学利 杨占红 郭臣 邓鹏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田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示范工程”(2016ZX0505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14–004–005)。
塔河油田现场氮气注入试验提采效果差异较大,目前的研究难以系统地评价注气开发的效果,亟需一套针对塔河油田的评价指标和界限标准。从注采状况、注采连通状况、注采平衡状况以及效果效益状况四个方面构建了塔河缝洞型油藏注气效果综合...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 注氮气开发 效果评价 指标体系 聚类分析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单井注氮气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5年第4期134-135,138,158,共4页解慧 李璐 杨占红 陈勇 谭涛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随着注水轮次增加,生产效果逐渐变差,2012年开展单井注氮气试验,增油效果显著。运用大量矿场统计数据分析了岩溶地质背景、构造要素、储集体类型、地震反射特征及动态特征对注气效果的影响规律和特征,为塔河油田今后...
关键词:塔河油田 缝洞型油藏 注气效果 影响因素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单井注氮气采油机理及实践被引量:31
《新疆石油地质》2015年第1期75-77,共3页惠健 刘学利 汪洋 杨占红 陈勇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49)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层类型特殊、开发难度大,前期通过实施单井及单元注水,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随着注水量增加,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大量剩余油富集在缝洞单元高部位,注水无法波及。针对此类剩余油,开展了注氮...
关键词:塔河油田 缝洞型油藏 注氮气提高采收率 机理 现场试验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高产井见水特征及水淹预警机制的建立被引量:6
《西部探矿工程》2014年第3期55-58,70,共5页杨占红 龙喜彬 巫波 罗娟 
塔河缝洞型油藏高产井见水特征曲线可归纳为5种类型,影响油井含水上升的有地质、开发和工程3大因素,其中地质因素是含水变化的决定因素。建立了2种储集层类型的水淹模式,统计分析油井见水前后井口生产参数变化主要有5种类型,建立了水锥...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 高产井 见水特征 油井水淹 生产参数 预警机制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气替油机理研究被引量:47
《钻采工艺》2013年第2期55-57,8-9,共3页惠健 刘学利 汪洋 杨占红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塔里木盆地大型碳酸盐岩油气田开发示范工程"(编号:2011ZX05049)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2011年底标定采收率为15.6%,低于国内外的平均水平20%,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潜力。通过注水替油和单元注水,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开发效果,但随着注水替油效果变差,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缝洞体的高部位,有必要探索通过注气...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 重力分异 注气替油 
吐哈盆地鄯善油田轻质油藏注空气开发机理研究被引量:10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年第1期68-70,共3页杨占红 徐冰涛 刘滨 杨永亮 
该文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科研项目(020106-3-2)"吐哈油田注空气可行性研究"的机理研究部分
为了探讨轻质油藏注空气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在注空气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热采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鄯善油田不同开发阶段注空气后油藏内原油低温氧化反应过程、相态变化规律及分布特征、油藏能量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油藏温度、油...
关键词:注空气 轻质油藏 鄯善油田 气驱 热采 油藏压力 室内实验研究 吐哈盆地 分布特征 数值模拟技术 
吐哈盆地鄯善油田注空气实验研究被引量:11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年第6期56-57,60,共3页徐冰涛 杨占红 刘滨 杨永亮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科研项目(020106-3-2)"吐哈油田注空气可行性研究"的实验研究部分内容
为了研究注空气开采技术在我国轻质油藏应用的可行性,开展了吐哈盆地鄯善油田轻质油藏注空气低温氧化室内实验。研究表明鄯善油田注空气后油藏中可以发生低温氧化反应,且氧化随温度升高加速进行,最终可建立稳定的氧化前缘。研究确定了...
关键词:注空气 鄯善油田 轻质油藏 驱油效率 室内实验 吐哈盆地 低温氧化 移速 温度升高 地层条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