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伟

作品数:195被引量:1557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消费者民事诉讼制度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朝阳法律评论》《政法论坛》《政法论丛》《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织力
《党政干部学刊》2019年第5期44-48,共5页江伟 李泽 霍光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组织失范情况下党员教育管理研究”(16CDJ013);2017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重点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辽宁省民营经济发展研究”(L17AJL001)阶段性成果
以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织力为重点,解构了组织力的内涵以及组织力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的定位,梳理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织力的发展历程,并按照中组部所提出的"六个力"剖析了组织力不强的表现,提出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织力的对策。
关键词:非公企业 党建 组织力 定位 
论民事诉讼法的起草与修订
《朝阳法律评论》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江伟 
本文回顾了1982年民事诉讼法的起草过程,并介绍了1991年和2007年修订时对民事诉讼法作出的完善和创新之举,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对民事诉讼法作如此修订的原因。本文在最后提出了几个此次修订民事诉讼法需要关注的问题:小额诉讼、...
关键词:起草 修订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立法往事
《中国人大》2011年第7期29-29,共1页江伟 
改革开放后,我国迎来了立法的春天。1979年,在彭真同志主持下,三个月就制定了刑法、刑事诉讼法、选举法等七部法律。紧接着,五届全国人大决定起草民事诉讼法,并于同年7月19日成立了起草小组。起草小组的组长由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 立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教学科研机构 刑事诉讼法 改革开放 法院系统 选举法 
程序救济与再审事由设置被引量:2
《江淮论坛》2011年第1期86-89,65,共5页江伟 崔蕴涛 
程序救济充分是再审制度存在之基本前提。程序救济充分基本标准是可以即时发现的裁判瑕疵能够在正常审级内予以解决。我国再审事由范围过宽的根本症结在于可以即时发现的裁判瑕疵无法在两审终审制下予以纠正。第三审上诉是未来根本解决...
关键词:程序救济 再审事由 裁判瑕疵 
司法能动与职权主义——以民事诉讼为中心被引量:7
《中州学刊》2011年第1期100-103,共4页江伟 崔蕴涛 
司法能动不仅存在于作出实体判决层面,其在诉讼程序领域同样也有发挥作用的空间,因为完整的司法权从来都应当包括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将法官的程序性职权排除在司法权之外是对司法权的不当切割。程序性司法能动在我国现阶段有着强烈的...
关键词:司法能动 职权主义 诉讼理念 
民事诉讼法前沿理论问题被引量:2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152-160,共9页江伟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 能动司法 被动性 法的本质 民事案件 案件事实 诉讼请求 法院 
民事判决既判力主观范围研究被引量:9
《法学家》2010年第2期167-175,共9页常廷彬 江伟 
为推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培养成果,搭建论文品评乃至学术评价之平台,《法学家》专辟“博文精萃”一栏。该栏目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论文要旨”,由博文作者对其博士论文进行全面系统而重点突出的介绍,一般宜包括如下要素:论...
关键词:主观范围 民事判决 既判力 博士论文 学术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 体系架构 审查意见 
民诉法和民诉法学的发展与展望
《公民与法(综合版)》2010年第3期2-2,共1页江伟 
我作为民事诉讼法起草小组的成员,亲历了我国民事诉讼法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在这里选取几件难忘的事件与大家一起分享和讨论。第一个有趣的事件是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先于民法颁行。当时成立了两个起草小组。
关键词:民诉法 民事诉讼法 中央领导 起草小组 举证责任 审前准备 民事案件 调查证据 诉讼程序 审理程序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2
《朝阳法律评论》2009年第2期27-36,共10页江伟 崔蕴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事诉讼法学全面借鉴苏联法学。十年动乱期间,刚起步的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被迫中止。改革开放初期,民事诉讼法试行法颁布。这期间的学术研究以注释法学为主。1991年,现行立法颁布。到本世纪初,民事诉讼法学基本...
关键词:中国民事诉讼法学 回顾 展望 
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被引量:8
《法学家》2009年第5期23-25,共3页江伟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学 法学研究 新中国 经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