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东

作品数:25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华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革地下诗歌诗歌中国现代新诗当代诗歌地下诗歌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励耘学刊》《重庆三峡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星星》诗刊创刊始末被引量:2
《诗探索》2019年第7期44-73,共30页王学东 
1957年1月1日《星星》诗刊在成都创刊,虽偏居西部却与北京《诗刊》一起并列为新中国创刊最早的“专门的诗刊”①。《星星》诗刊是1956年中共中央所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产物,但其创刊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谈及《星星》...
关键词:青年诗歌 《星星》 《诗刊》 文艺报刊 石天河 省级刊物 诗刊 流沙河 
海外郭沫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执行会长蔡震被引量:1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8-12,共5页蔡震 王学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XZW042);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S2015040);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ZSM13-01);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2SB142)的阶段性成果
在海外汉学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郭沫若无疑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日本是海外郭沫若研究的重镇,他们研究郭沫若的学者比较多,而且持续、扎实地进行郭沫若研究,并定期开展学术活动,出版会刊,研究水平总体上比较高。中日两国的学...
关键词:海外汉学 郭沫若研究 学术研究史 文化交流 日本汉学 欧洲汉学 
康若文琴的诗、女性及现代性
《阿来研究》2018年第2期220-224,共5页王学东 董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XZW042);教育部春晖项目(S2015040);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ZSM13-01);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2SB142)阶段性成果
不容置疑,在诗集《康若文琴的诗》《马尔康马尔康》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出身于四川省马尔康市的藏族女性康若文琴,其写作首先有着非常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故乡、梭磨河、阿坝草原、嘉绒藏族乃至藏族文化等,都成为她诗歌书写的核心...
关键词:诗歌写作 少女形象 现代性 
当下“自然中心主义”的诗学建构及反思——以黄恩鹏的散文诗创作为例
《北方论丛》2018年第4期45-50,共6页王学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星星>诗刊与中国当代新诗的发展研究"(14xzw042)
黄恩鹏不仅将"自然中心主义"作为他散文诗创作、诗学理论的核心部分,还数十年身体力行地"行走在自然的路上",在行走中践行了"自然中心主义"理论,这使他成为当下文学"自然中心主义"诗学追求的一个重要代表。他"自然中心主义"的诗学建构,...
关键词:黄恩鹏 自然中心主义 现代性 主体性 
略论夏志清的“革命观”——以《中国现代小说史》为考察中心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8年第2期195-204,共10页王学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xzw042);教育部春晖项目(S2015040);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ZSM13-01);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2SB142)的阶段性成果
一众所周知,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以下简称《小说史》)是西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以一种阔大的世界文学视野,综合论述了1917至1957年间中国现代小说之流变历史。英文版《小说史》自1961年问世以来,以许多前人所未发、...
关键词:夏志清 中国现代小说史 《中国现代小说史》 革命观 
“别立新宗”——王富仁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7年第2期240-256,共17页王学东 
伴随着强烈的文化危机感,王富仁从中国现代文学开始自己的拓荒之路,他的问题意识在于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危机,现代中国自身的文化何以生长与突围。中国现代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构成了他问题意识的研究双面。从二者的交叉研究探求中,他力抗...
关键词:王富仁 文化危机 王富仁体验 别立新宗 
当代诗歌的“诗意生成机制”
《星星》2017年第6Z期7-21,共15页王学东 
一当下要勘察中国当代诗歌的如何转型,思考当代诗歌的如何建构,以及为当代诗歌寻找路径,不得不回到一个基本的问题,当代诗意如何生成。众所周知,20世纪哲学经历了语言学转向,即从我们如何认识的问题转向语言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同样,...
关键词:当代诗歌 诗歌时代 王家新的诗 第三代诗歌 知识分子写作 生成机制 
简论蒋蓝的“非虚构写作”
《阿来研究》2017年第1期116-119,共4页王学东 
面对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晚清重臣李鸿章曾发出'三千年未有之奇局'的感叹。对于这个时代,尽管我们现在还难以说产生与李鸿章一样的'天崩地裂'之感,但是天翻地覆、日新月异、多元多维却可以说是当下社会的真实写照。'家中方一日,世上已千...
关键词:商业 虚构 文化 奇局 娱乐 真实写照 消费主义 城市 戏言 
浅析多多的诗学观
《诗探索》2017年第3期60-67,共8页王学东 
面对当代语境,朦胧诗人多多以当代体验生命为核心的诗歌有着独特的当代特质,其独有的诗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正如黄灿然在《多多:直取诗歌核心》一文中所说,只有诗人多多的诗歌创作才命中了中国现代新诗的核心。
关键词:诗学观 当代语境 诗歌创作 朦胧诗人 现代新诗 诗艺 
诗歌与钢铁——谈龚学敏《钢的城》的“钢铁诗学”被引量:2
《当代文坛》2017年第1期119-121,共3页王学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星星>诗刊与中国当代新诗的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XZW042;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社会治理中的青年‘就业焦虑’问题研究";成都市社科规划项目<成都新诗史>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SM13-01
龚学敏的诗集《钢的城》突出的特点在于对"钢铁"的诗性规划,并由此呈现了当代诗歌"钢铁诗学"。他从中国钢铁的源头展开的"钢铁之诗",回到了钢铁本身,彰显出钢铁的柔性、温暖、抒情的一面,张扬出一种浓烈的科技意识和理性精神,这为当代...
关键词:《钢的城》 理性精神 钢铁诗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