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钦

作品数:7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民间信仰祭祀田野研究村落民间传说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甘肃政协》《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族艺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振兴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亚洲传统
《甘肃政协》2021年第5期41-45,共5页纳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重大项目“19—20世纪国外收藏多种失传记音符号记录蒙古语口头文学汇编、选译与研究”(20VJXT010)
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有两个主要传统,即亚洲传统和欧洲传统。我国虽然很早就产生了像《大唐西域记》这样的丝绸之路文化考察研究巨著,但是近代以来,我国学者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族文化的实地调研长期处于停顿状态。当前,我们应以振...
关键词:丝绸之路 文化研究 亚洲传统 欧洲传统 
蒙古族民间传说研究概况与存在问题被引量:1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55-58,共4页纳钦 
回顾蒙古民间传说研究的学术史,可以注意到,蒙古族民间传说研究虽然摆脱了以往附庸于文艺学与历史学研究的局限,学术视野得到了拓展,研究质量得到了提升,但在资料建设、类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在研究中...
关键词:民间传说 研究概况 存在问题 蒙古族 
复调式祭祀仪式与复合型民俗角色——对珠腊沁村公主陵祭祀的田野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87-93,共7页纳钦 
 珠腊沁村公主陵祭祀是历史形成的习俗,具有严密的仪式规程。它有一种复调式结构,而且正因为这复调式结构,才养成了世俗和喇嘛两方面的专业性民俗角色。而这两个民俗角色,又由于俗民的世俗与信仰要求,变成了复合型民俗角色。
关键词:公主陵 复调式祭祀仪式 复合型民俗角色 
胡仁·乌力格尔及其田野研究途径被引量:3
《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16-22,共7页纳钦 
2 0 0 4年笔者在民族文学研究所“胡仁·乌力格尔口头传统扎鲁特田野研究基地”进行田野作业,获得了一些资料与数据,对蒙古族大型口头艺术——胡仁·乌力格尔及其学科空间、胡仁·乌力格尔口头传统现状、胡仁·乌力格尔音声文本种类与...
关键词:研究途径  田野作业 口头传统 文学研究所 2004年 研究基地 蒙古族 文本 
多层次信仰:一个蒙古村落传统民俗社会的维系——在珠腊沁村的田野研究被引量:4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15-25,共11页纳钦 
这是一项关于蒙古民间信仰的田野研究,在具体操作层面上,选择了一个民间信仰比较密集的蒙古村落———珠腊沁村,从村落的角度对多层次信仰问题提出了实证研究的结论:珠腊沁村多层次信仰结构与村落民俗社会的多层次组织结构产生了紧密对...
关键词:多层次信仰 珠腊沁村 祭祀 俗民群体 民俗社会 
作用中的敖包信仰与传说——在珠腊沁村的田野研究被引量:1
《民族艺术》2004年第4期100-107,共8页纳钦 
关键词:敖包 守护神 祭祀 珠腊沁村 传说 蒙古地区 神灵 当地 田野 汇合 
从传说到信仰:一个蒙古村落民间叙事传统的文化运行——以珠腊沁村公主传说为个案被引量:7
《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113-123,共11页纳钦 
本文是一项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之间关系问题的调查研究。在具体操作层面上 ,选择了微观研究方法 ,即从村落 (或社区 )的视角进行个案解析 ,力图重现一个蒙古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民间叙事传统运作过程。
关键词:民间传说 民间信仰 固伦淑慧公主 叙事方式 珠腊沁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