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盛惠

作品数:17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白血病骨髓移植淋巴增生性疾病细胞因子HL-60细胞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陕西医学杂志》《中国肿瘤临床》《解放军医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bcl-2反义脱氧寡核苷酸对白血病细胞生长与凋亡易感性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肿瘤临床》1997年第1期9-12,共4页陈协群 黄高升 杨平地 胡盛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研究证实,经10μmol/L,bcl-2特异的反义脱氧寡核苷酸处理3天后,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CEM的内源性bcl-2蛋白水平下降近50%,细胞存活率明显减少,对足叶乙甙的凋亡诱导效应亦更为敏感。表明,内源性bcl-2蛋白含量对促凋亡性化疗药...
关键词:白血病 BCL-2基因 脱氧寡核苷酸 CEM细胞 凋亡 
清除小鼠特异性活化淋巴细胞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被引量:15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5年第10期521-523,共3页罗晖 胡盛惠 杨平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试图通过消除异基因T细胞中能够识别宿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MHC)的T细胞克隆细胞,以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异基因供者经宿主来源的细胞特异性致敏后,用IL-2R单克隆抗体(McAb)联合补体杀伤骨髓移...
关键词:骨髓移植 异基因 移植物 抗宿主病 
细胞因子在淋巴增生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自1991年以来的文献复习(二)
《山西白血病》1994年第4期246-249,共4页胡盛惠 
细胞因子在淋巴增生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自1991年以来的文献复习(二)胡盛惠三、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肿瘤化疗及ABMT后用G-CSF预防粒细胞缺乏已有不少文献报导。Pettengell[49]等曾在8...
关键词:细胞因子 淋巴增生性疾病 治疗 
细胞因子在淋巴增生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自1991年以来的文献复习
《山西白血病》1994年第3期179-183,共5页胡盛惠 
细胞因子在淋巴增生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自1991年以来的文献复习胡盛惠近10年来由于对生物反应调节剂(BRM)的深入研究,生物疗法已广泛地被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成为除化疗、放疗及手术疗法以外的第四种治疗模式。虽然L...
关键词:细胞因子 淋巴增生性病 治疗 
细胞因子与淋巴增生性疾病的发病机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1994年第3期237-243,共7页胡盛惠 
细胞因子与淋巴细胞 1.与造血有关的细胞因子 由于研究目的及方法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将其发现细胞因子冠以不同的名称,如白介素、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及肿瘤坏死因子等。凡能参加调控或影响造血的细胞因子又称为造血生长因子。当前学者...
关键词:细胞因子 增生性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 造血生长因子 自分泌生长因子 发病机理 集落刺激因子 旁分泌生长因子 间质细胞 白血病细胞 
C-myc基因表达水平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年第3期184-185,共2页陈协群 沈素芸 胡盛惠 
采用Spearman秩次相关法分析了1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骨髓细胞中C-myc基因表达水平与诸临床特征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C-myc-mRNA水平与MDS患者的无白血病转化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 综合征 C-MYC 基因 
原位杂交技术在髓系微小残留白血病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山西白血病》1993年第2期67-69,共3页陈协群 胡盛惠 锘块挶寰?第四军医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伍柏松 沈素芸 
应用原位杂交法以^(32)P 标记 c—myc 为探针,分析了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期单个骨髓细胞中 c—myc 基因的转录水平,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正常骨髓中仅有 c—myc 基因低表达细胞,而5例患者中有3例可检出 c—myc 基因...
关键词:原位杂交 癌基因 白血病 
变应性亚败血症的特殊临床表现被引量:1
《陕西医学杂志》1993年第1期3-5,共3页杨平地 胡盛惠 
变应性亚败血症(变亚)是一种少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总结1964~1989年收治的28例患者,对他们中的特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主要有:(1)以血液学改变为突出特点,如贫血、白细胞过高或减低、血小板减少。同时描述了相伴的骨髓形态学改变。(2)...
关键词:诊断 败血症 血液学 临床 
加热抑制HL—60细胞核酸合成与集落形成具有部分可逆性
《山西白血病》1992年第2期92-94,共3页陈协群 沈素芸 伍柏松 胡盛惠 谭渭泉 
本文证实加热(42℃,60分钟)对HL-60细胞的损伤程度存在异质性,短期(24小时)液体培养能使受抑制HL-60细胞的集落存活率及^3H—TdR掺入率获得部分恢复。结果提示,加热对白血病细胞DNA台成及集落形成抑制具有部分可逆性。作者对其临床...
关键词:HL-60细胞 集落形成 可逆性 核酸合成 抑制 加热 细胞DNA 损伤程度 液体培养 发生机理 临床意义 异质性 掺入率 TDR ^3H 存活率 白血病 
原位杂交技术在髓系微小残留白血病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山西白血病》1992年第1期13-15,共3页陈协群 胡盛惠 钱微 伍柏松 沈素芸 
我们应用原位杂交法,以^(32)P标记c—myc为探针,分析了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期单个骨髓细胞中c—myc基因的转录水平,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正常骨髓中仅有c—myc基因低表达细胞,而5例患者中有3例可检出c—myc基因过高...
关键词:微小残留白血病 原位杂交技术 初步应用 检测 髓系 c-myc基因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原位杂交法 完全缓解期 白血病细胞 转录水平 骨髓细胞 正常对照 表达细胞 正常骨髓 异常细胞 高表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