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卫

作品数:13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体外反搏体外反搏治疗通用微机体外反搏装置心理学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心理学报》《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脑与神经疾病杂志》《江苏医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体外反搏对血管性痴呆患者P300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第7期1092-1093,共2页吴瑞良 葛慧芳 邵颍 蔡大卫 张瑾宜 王正尧 陈淼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指标作为反映脑血管疾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客观生理指标,并通过体外反搏治疗前后观察患者P300变化情况。方法应用美国NicoleSpirit脑诱发电位仪,通过“听觉靶…非靶刺激序列”为诱发事件,记录正常老人组48例,脑...
关键词:体外反搏 血管性痴呆 P300 脑血管疾病 认知功能障碍 
体外反搏对局部大脑血流量观察分析被引量:7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第5期284-286,共3页吴瑞良 石树人 葛慧芳 邵颍 蔡大卫 
目的 :采用体外反搏方法 ,治疗 3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 ,并应用 1 3 3 xe吸入法 ,检测治疗前后局部大脑血流量的变化。结果 :反搏 72次后局部大脑血流量明显增加 (P<0 .0 1) ,临床各种症状基本消失。另一组 3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 ,采用常规...
关键词:体外反搏 局部大脑血流量 ^133氙吸入法 脑血管病 诊断 
体外反搏对犬肝、肾血流量与动脉压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年第S1期446-448,共3页吴瑞良 蔡大卫 
体外反搏是一种治疗心、脑、外周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无创性方法。实验和临床应用已证明它能明显增加心、胸血流量,改善心脑功能。近年来更有应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和病毒性肝炎,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体外反搏 肾血流量 肝总动脉 肾动脉 脾动脉压 消化性溃疡 病毒性肝炎 血液动力学 体外反搏治疗 舒张压 
两种不同充气时间的体外反搏对狗肝动脉血流量的影响被引量:1
《上海医学》1997年第10期593-595,共3页吴瑞良 蔡大卫 盛献祥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 体外反搏 肝动脉血流量 脑缺血 
序贯式体外反搏对肝脏血流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新消化病学杂志》1997年第2期79-81,共3页周汉高 张惠泉 蔡大卫 周政 朱斌 汪永录 吴瑞良 
目的观察实验狗序贯式体外反搏(ECP)时肝总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流量的变化,以探讨ECP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机理.方法狗15只,分为ECP组12只,对照组3只.观察ECP前、ECP30min,60min和停止ECP后30...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治疗 体外反搏疗法 肝动脉 血流量 
医学超声中音频多普勒信号的零极点分析法被引量:4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第5期533-539,共7页汪源源 王威琪 蔡大卫 吴瑞良 
建立了超声多普勒血流信号的驱动点模型,分析音频多普勒信号的零极点随心动周期变化的轨迹,并提取相应的特征值,讨论了这些特征值与临床生理状况的联系.通过对临床采集到的病例信息的零极点分析,得到了零极点轨迹和特征值对病例诊...
关键词:多普勒 零极点分析 超声波诊断 血管疾病 
反搏前、中颞动脉压力脉搏波切迹点的观察
《上海医学》1993年第9期533-534,共2页蔡大卫 吴瑞良 王兴妹 邵颖 
作者以前的工作已提出,在体外反搏中采用无创性颞动脉压力脉搏波(以下简称颞脉波),可以作为反搏充气时间和反搏效应的客观指标。为了进一步验证颞脉波之切点的稳定性。
关键词:体外反搏 颞动脉 压力脉搏波 
腹主动脉增压法体外反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江苏医药》1991年第2期66-68,共3页盛献祥 尹建梅 刘昌绪 蔡大卫 朱国清 周育德 
在传统的体外反搏(ECP)基础上,采用推迟ECP 充气时间100ms,以增加腹主动脉的血容量和压力,即腹主动脉增压法ECP 新方法,用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48例,用胃镜检查作观察指标,其溃疡愈合率为91.67%,平均愈合时间为31天。另设药物组(甲氰...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腹主动脉增压 体外反搏 
无创性颞动脉压力脉搏波在体外反搏中的应用被引量:1
《上海医学》1990年第6期311-317,共7页蔡大卫 吴瑞良 邵颖 杨辰圆 
本文采用无刨性颢动脉压力脉搏波作为反搏充气时间和反搏效应的客观指标,主要观察颞脉压力波切迹点的生理意义及其稳定性,以及在不同充气时间和压力下,其舒张波的变化,并与耳脉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颞脉压力波可以保证反搏充气时...
关键词:体外反搏 颞动脉压力波 脉搏波 
体外反搏对33例视神经萎缩疗效的初步观察
《上海医学》1983年第9期513-517,共5页蔡大卫 吴瑞良 邵颖 李海生 王乘风 霍銮锵 
本文对曾用各种方法治疗无效或无明显进展的33例(57只眼)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体外反搏治疗。反搏后,26只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占45.6%。其中以缺血性视神经灸或中央动脉栓塞的疗效最佳。结果提示,对血循环障碍引起的视神经萎缩,用体外...
关键词:视神经萎缩 体外反搏治疗 血循环障碍 程度 视神经疾病 血液循环障碍 体外反搏 视力 疗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