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千

作品数:7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物源分析地球化学大地构造属性石炭系大别山北缘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岩石矿物学杂志》《地层学杂志》《古地理学报》《地质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安徽宿松上石炭统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物定量分析与海平面变化
《古地理学报》2014年第5期735-746,共12页芦艳琳 李双应 赵大千 王冰 稽在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2197;40972082);国家地质调查专项<长江中下游重要"矿源层"沉积环境与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研究>联合资助
安徽宿松地区上石炭统碳酸盐岩发育,厚约100m,化石丰富,属于比较典型的浅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定量分析显示,研究区岩石类型主要为颗粒灰岩和泥粒灰岩,颗粒平均含量分别为81.2%和69.6%,以浅海生物碎屑为主;其次为粒泥灰岩和泥晶灰岩,...
关键词:定量分析 沉积相 相对海平面变化 冈瓦纳冰川 上石炭统 宿松地区 
安徽沿江地区晚石炭世黄龙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地质科学》2012年第3期851-866,共16页赵大千 李双应 王冰 嵇在飞 芦艳琳 孟祥金 吕庆田 
国家地质调查专项<长江中下游重要"矿源层"沉积环境与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097)资助
安徽沿江地区晚石炭世黄龙组白云岩广泛发育,主要为晶粒白云岩,其次是角砾白云岩和残余颗粒白云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安徽沿江地区黄龙组白云岩中Fe、Mn、Sr、Na含量分别为:2 567×10^(-6)(1 600×10^(-6)~4 400×10^(-6))、353×10^(...
关键词:晚石炭世 黄龙组 白云岩 地球化学 成因研究 安徽沿江地区 
大别山北缘石炭系碎屑岩地球化学及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及其对物源区大地构造属性判别的制约被引量:11
《岩石学报》2012年第8期2619-2628,共10页杨栋栋 李双应 赵大千 王松 杜叶龙 赵万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082;40572076)资助
大别山北缘石炭系作为古生代唯一不变质或轻微变质的沉积地层,记录了其物源信息和古生代的构造演化。针对研究区这一地质特征,本文分析了研究区砂岩的碎屑组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以及碎屑锆石的同位素年龄,并据此对物源区...
关键词:大别山北缘 碎屑岩组分 碎屑锆石年代学 石炭系 物源分析 构造演化 
天山南缘石炭系-三叠系碎屑岩成分及其对物源区大地构造属性的指示被引量:8
《岩石学报》2012年第8期2453-2465,共13页王松 李双应 杨栋栋 何刚 赵大千 
中石化海相前瞻性研究项目(4322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082;40572076)联合资助
本文通过对天山南缘石炭系-三叠系碎屑岩岩石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揭示了研究区石炭系-三叠系碎屑岩的物质组分特征及其物源区的大地构造背景。碎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天山南缘石炭系、三叠系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
关键词:石炭系 三叠系 碎屑组分 地球化学 物源分析 天山南缘 
安徽巢湖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的遗迹化石特征及其沉积环境被引量:3
《地层学杂志》2012年第1期109-115,共7页王冰 李双应 赵大千 石传军 杜叶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172097;40972082);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No.070415205)联合资助
在安徽巢湖177高地、无为白牡山等地中二叠统栖霞组顶部灰岩段和臭灰岩段发现大量遗迹化石Zoophycos cf.caudagalli。这些遗迹化石以系统觅食迹为主,指示水动力及波浪作用较弱、贫氧的深水沉积环境。在栖霞组的砾状灰岩中,发现部分Zooph...
关键词:岩石地层 遗迹化石 Zooph.ycos(动藻迹) 贫氧环境 斜坡沉积 栖霞组 二叠系 安徽 
塔里木盆地北缘上石炭统砂岩碎屑组分及其对物源类型和构造属性的指示被引量:3
《岩石矿物学杂志》2011年第4期645-653,共9页杨栋栋 李双应 王松 万秋 赵大千 徐锦龙 
中石化海相前瞻性研究项目(塔里木区块周缘造山带石炭纪-新近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72082)
南天山在晚古生代以来经历的一系列碰撞和微板块的拼合事件在塔里木盆地北缘的沉积作用和构造演化中都有明显的反映,而沉积物物源分析是认识盆地演化、解释构造背景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根据对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区多个剖面的研究,上石炭统...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上石炭统 砂岩碎屑组分 物源分析 
安徽无为—巢湖地区中下二叠统碳酸盐岩成岩作用被引量:11
《地质学报》2011年第4期543-556,共14页杜叶龙 李双应 王冰 赵大千 杨栋栋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70415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972082;40572076);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中上扬子及邻区古生代古沉积环境演化研究)联合资助成果
成岩作用控制孔隙演化,对油气开采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安徽无为—巢湖地区中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广泛发育,有机质丰富,多年来主要集中在地层、古生物及沉积相方面的研究,成岩作用的工作较少。镜下鉴定显示研究区发育溶解作用、去白云化作...
关键词:成岩作用 中下二叠统 碳酸盐岩 无为—巢湖地区 安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