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学

作品数:17被引量:25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焉耆盆地油气藏盆地油气藏特征次生孔隙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石油学报》《中国井矿盐》《沉积学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形势下中国油气底线需求分析被引量:5
《国际石油经济》2021年第3期7-14,共8页陈文学 罗佐县 杨国丰 
油气底线需求是指当外部市场出现重大风险,油气供应面临大幅减少或中断风险下,保障中国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最低限度油气需求。对油气底线需求判断,须遵循立足中国已经发生的油气需求,满足特定行业需求,不考虑煤炭对油气逆替代原则。农...
关键词:石油底线需求 天然气底线需求 特定行业 底线需求走势 能源安全管理 企业经营策略 
西非泽塔油田1~#层剩余油分布时移地震预测被引量:2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9年第2期380-389,403,I0009,共12页陆红梅 陈文学 徐海 陆文明 陈继华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典型油气藏定量表征与开发优化技术"(2016ZX05033-003)资助
西非深海泽塔油田受深水油田技术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开发10年来,注采井网水驱方向不明确,层间水驱程度不均衡,井间、层间矛盾突出,无法准确确定剩余油富集位置。针对主力产油层1~#油层,优选了基于时移地震差异数据的相邻道相关系数为剩...
关键词:时移地震 流体驱替 剩余油 相关系数 注采联动关系 泽塔油田 
北萨哈林盆地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带分析被引量:2
《石油实验地质》2014年第5期589-596,共8页陈文学 吕雪雁 周生友 李长征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项目(P09085)资助
北萨哈林盆地属于中新生代弧后盆地,发育中、上中新统奥科贝凯组页岩、上中新统努托瓦组下段页岩、下中新统威宁组和中、下中新统达吉组含煤层系3套烃源岩。主力产层为中、下中新统的达吉组砂岩和上中新统努托瓦组下段砂岩。圈闭类型为...
关键词:油气分布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勘探潜力 萨哈林盆地 
安第斯山前典型前陆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被引量:16
《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第6期692-695,共4页田纳新 陈文学 殷进垠 马亚松 
南美安第斯造山带东侧与圭亚那地盾之间形成了一系列沉积盆地,其构造演化可分为古生代克拉通边缘、中生代弧后裂谷或大陆边缘裂谷、新生代弧后前陆等3个阶段。白垩系海相泥页岩和碳酸盐岩为主要烃源岩;发育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3大套...
关键词:南美洲 安第斯造山运动 前陆盆地 油气藏 构造特征 
厄瓜多尔奥连特盆地构造演化特征被引量:9
《新疆石油地质》2010年第2期211-215,共5页丁增勇 陈文学 熊丽萍 林卫东 许华明 田纳新 
拉美地区在世界油气资源中所处地位不断提高,奥连特盆地属于该地区勘探与开发程度较高的重要含油气盆地。为加深对奥连特盆地构造演化及其控藏规律的认识,将奥连特盆地构造演化史大体划分为古生代被动陆缘、中生代弧后裂谷及新生代弧后...
关键词:奥连特盆地 不整合 类型 结构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利用Kuster-Toksz方程简化孔隙纵横比谱及判断储层孔隙类型被引量:4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期37-40,共4页赵克超 陈文学 陶果 
通过对已发表文献中的孔隙纵横比谱资料的统计分析,提出通过简化孔隙纵横比谱,利用纵、横波速度及总孔隙度资料,根据Kuster-Toksz显式方程估算孔隙纵横比分布、直接求解组分孔隙度参数、判断储层孔隙类型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理论模型计...
关键词:Kuster-Toksz方程 孔隙纵横比 储层孔隙类型 纵横波速度 孔隙度 
一种新的储层孔隙成因类型——石英溶解型次生孔隙被引量:60
《沉积学报》2002年第4期621-627,共7页邱隆伟 姜在兴 陈文学 李晓红 熊志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73)项目 (批准号 :G1 9990 7550 7)资助
石英作为碎屑岩储层中的一种难溶组分 ,普遍认为它和次生孔隙的形成关系不十分密切。研究认为泌阳凹陷核桃园组储层中的碎屑石英颗粒存在明显的溶解现象 ,并形成以石英直接溶解型孔隙为主的储集空间特征。石英颗粒被溶解的部分在薄片中...
关键词:储层 孔隙类型 石英溶解孔隙 成岩作用 泌阳凹陷 碎屑岩 
焉耆盆地侏罗系油气系统特征与演化被引量:12
《石油学报》2002年第6期20-23,28,共5页柳广弟 张仲培 陈文学 杨道庆 李永林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P0 0 0 1 4 )"焉耆盆地油气成藏组合体基础研究及勘探目标选择"研究成果
焉耆盆地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小型盆地 ,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煤系地层为主要烃源岩 ,中下侏罗统为主要储集层。盆地曾经历了早、中侏罗世的强烈沉降、晚侏罗世至白垩纪的强烈抬升和第三纪的再次沉降。因此 ,造就了侏罗纪末期和第三纪两次主要...
关键词:焉耆盆地 侏罗系 油气系统 特征 演化 烃源岩 
焉耆盆地三工河组储层流体包裹体形成期次分析被引量:3
《沉积学报》2002年第2期345-348,353,共5页柳广弟 张仲培 张枝焕 陈文学 陈文礼 李永林 
焉耆盆地三工河组流体包裹体具有丰度低、个体小的特征 ,并以液态烃相包裹体为主 ,主要分布在石英颗粒的溶孔或溶缝当中。结合盆地成岩作用和有机质演化历史分析 ,认为它们形成于侏罗纪晚期的以压溶和溶蚀作用为特征的晚成岩作用阶段。...
关键词:三江河组 储层 焉耆盆地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油气成藏 油气运移 
焉耆盆地油气成藏期次研究被引量:28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柳广弟 张仲培 陈文学 陈文礼 林社卿 
通过对焉耆盆地烃源岩的生烃史、油气成熟度、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储集层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 ,综合分析盆地的成藏期次。焉耆盆地八道湾组烃源岩的两次主要生、排烃作用发生在侏罗纪末期和早第三纪 ,白垩纪为生烃停止期 ;三...
关键词:焉耆盆地 八道湾组 烃源岩 生烃史 油气成藏期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