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红

作品数:10被引量:6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冠状动脉疾病曲美他嗪治疗曲美他嗪辛伐他汀预后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重庆医学》《华夏医学》《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中国实用医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48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1
《重庆医学》2012年第13期1265-1266,1269,共3页梁文武 马春红 李华珍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和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该院住院的非缺血性心脏病CHF患者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
关键词:心力衰竭 C反应蛋白质 辛伐他汀 曲美他嗪 
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中国实用医刊》2009年第5期62-63,共2页马春红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疗程2周,常规治疗组服安慰剂,辛伐他汀治疗组每晚服辛伐他汀20mg,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浆CRP水平,...
关键词:辛伐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 C-反应蛋白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722-724,共3页马春红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予口服曲美他嗪、倍他乐克、阿司匹林等治疗;对照组25例,予口服倍他乐克、阿司匹林等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绞痛发...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心绞痛/治疗 曲美他嗪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43-44,共2页马春红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123例病人进行冠脉造影复查随访,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等多个定量指标与再狭窄的关系。结果 123例患者共155处病交植入支架,复查造影...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支架 冠状动脉 再狭窄 危险因素 
室性早搏QRS时限与心脏病变及其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华夏医学》2005年第4期539-540,共2页马春红 
目的:探讨室性早搏(室早)QRS时限与心脏病变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182例在我院住院的患者,经动态心电图记录有频发室早(≥720次/24h或≥30次/h),其中有基础心脏病的126例,无基础心脏病的56例,所有患者记录其室早QRS时限(5个室早QRS...
关键词:室性早搏QRS时限 心功能 预后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比较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97-98,共2页马春红 
关键词:冠心病 糖尿病 冠状动脉造影 血脂 
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华夏医学》2004年第6期902-903,共2页马春红 李华珍 
目的 :探讨 C-反应蛋白升高程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后关系。方法 :选择 10 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除 5例死亡 ) ,其中 10 3例患者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 ,了解其冠脉病变程度 ,对各支冠脉硬化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同时对全部患者进行血清...
关键词:C-反应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对应导联ST段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华夏医学》2004年第6期903-905,共3页李华珍 马春红 叶涛 
目的 :用冠状动脉造影术研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IMI)对应导联 ST段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94例 AIMI共分 4组 :1组 ,下壁梗死同时伴有 V1~ 6 导联 ST段下移。2组 ,下壁梗死同时伴有 I、av L导联 ST段下移。3组 ,下壁梗死同...
关键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心电图 
冠心病患者左心结构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367-368,共2页王红 吕桂芬 何柳平 马春红 
为观察冠心病患者 (CHD)左心结构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对 148例CHD及 4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CAG)除外CHD者 (NCHD)行超声心动图 (UCG)、动态心电图 (Holter)检查。结果 :CHD易发生左心房扩大 (LAH)、左心室舒张内径(LV)增大 ,心律失常...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左心结构 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探讨
《华夏医学》1998年第5期17-18,共2页马春红 
观察6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的变化,结果显示QTd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为94.10±29.84ms;在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为70.21±21.75ms;在无室性心律失常组为50.0...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Q-T离散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