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贤

作品数:7被引量:6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商业银行银行信贷面板利率市场化文本挖掘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经济科学》《财贸经济》《华东经济管理》《经济学动态》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利率市场化与社会存量资金盘活: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被引量:3
《经济学家》2015年第12期52-59,共8页高智贤 李文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市场化导向的银行业结构调整与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提升机制研究"(7147318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非利息业务发展及其对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市场势力视角的分析"(71403202);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506280120)
本文通过构建纳入"利率双轨制"的银行信贷投放微观模型,探究了利率市场化盘活社会存量资金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以此为基础,运用1996—2014年我国33家商业银行的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与面板分位数回归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利...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盘活存量资金 银行信贷 面板分位数回归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基于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1
《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年第5期55-71,共17页李成 杨礼 高智贤 
首先建立理论模型剖析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进而构建利率市场化指数,并基于FGLS方法分析中国16家商业银行1996~2014年的财务数据。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前中期,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显著降低,且其对存贷利率市...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风险承担 非平衡面板 FGLS 
货币政策与审慎监管的配合机制研究被引量:12
《当代经济科学》2015年第1期56-66,126,共11页高智贤 李成 刘生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0317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JY020)
本文立足宏观审慎思想将货币政策立场和资本充足率要求引入信贷传导模型,拓展剖释货币政策立场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及其与宏观审慎工具的配合机理,并以2001—2013年37家商业银行为样本进行经验分析。结果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会促...
关键词:宏观审慎 货币政策立场 银行信贷 文本挖掘法 面板分位数回归 
货币政策立场与银行信贷的异质性反应--基于信贷传导渠道的理论解读与实证检验被引量:11
《财贸经济》2014年第12期51-63,共13页李成 高智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机制、测度与管理研究”(7120317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市场化导向的银行业结构调整与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提升机制研究”(7147318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行业垄断收入分配效应的成因、测度与治理体系研究”(13CJY020)
本文基于宏观审慎思想构建了植入货币政策立场的信贷传导微观模型,运用"文本挖掘法"设计了货币政策立场指数,结合2001-2012年37家商业银行的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与面板分位数回归考察了货币政策立场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关键词:货币政策立场银行信贷 文本挖掘法 
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1996-2012——基于无导向型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被引量:7
《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第8期85-90,共6页李成 高智贤 郭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9ZD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03175)
文章通过构建无导向型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1996-2012年,我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升,但提升速度较慢;已有的银行业改革虽有效果却不够深入;较高的进入壁垒、过严的业务监管...
关键词:商业银行 全要素生产率 无导向型DEA MALMQUIST指数 
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信贷规模与央行信息披露的非对称性被引量:7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39-48,共10页李成 高智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机制;测度与管理研究"(71203175)
通过剖析央行利用信息披露影响商业银行风险偏好、调节信贷规模的作用机制,揭示了央行信息披露非对称性行为的内在机理。基于2001-2012年36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支持了以下结论:央行信息披露显著影响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偏好 信贷规模 央行信息披露 M—S模型 
宏观审慎理论发展综述与展望被引量:3
《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11期101-107,共7页李成 刘生福 高智贤 
按照历史脉络梳理"宏观审慎"研究文献,可将学术演进归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债务问题和80年代金融自由化催生了国际金融组织内部的"宏观审慎思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深刻反思,奠定了"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框架和主要研究内...
关键词:宏观审慎 预警体系 系统性风险 经济稳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