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军

作品数:35被引量:34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针灸疗法腧穴针灸治疗做起变应性鼻炎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中医》《中医药导报》《中国西部科技》《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建军教授针刺治疗喉喑验案1例被引量:1
《中医药导报》2014年第10期104-104,共1页李晓光 肖璐 黄建军 
魏某,女,65岁,退休。2013年5月14日初诊。失音10天。患者于2013年5月4日,无明显诱因,中午突发性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下午5时出现声音嘶哑,急至当地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查体:左侧声带麻痹。辅助检查: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未示异...
关键词:针刺 喉喑 黄建军 
皮肤针为主治疗疑难病症临床体会
《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第2期347-348,共2页黄建军 
关键词:皮肤针 临床 疑难病 
电针低血压大鼠水沟、足三里、内关三穴升压效应的腧穴特异性研究被引量:11
《四川中医》2009年第11期40-43,共4页黄建军 杨清华 韩东伟 朱江 张露芬 
国家973计划课题"穴位效应规律的研究"(2005CB52308)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比分析电针水沟、足三里、内关对硝普钠所致低血压大鼠的升压效应,作用靶点及起效环节,从而进一步研究腧穴的特异性。方法:将硝普钠造模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不做治疗,"水沟""足三里""内关"组电针,观察电针对...
关键词:水沟 足三里 内关 腧穴特异性 低血压RAAS电针 
背俞穴研究进展被引量:38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年第S1期106-109,共4页金末淑 陈思宇 徐杉 何丽丽 黄建军 
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共12穴,即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背俞穴在临床上的应用很广泛。
关键词:背俞穴 针灸疗法 综述 
膈俞活血化瘀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年第S1期91-93,共3页徐杉 黄建军 钟煜朝 金末淑 陈思宇 何丽丽 
膈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背部腧穴,是八会穴之"血会",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与血相关病症的治疗。瘀血是血的病理表现之一,为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而停滞体内,或血液运行受阻,瘀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1]。中医认为,瘀血内积,使气血运行不...
关键词:膈俞 针灸疗法 活血化瘀 综述 
八脉交会穴研究现状被引量:12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年第5期106-108,共3页何丽丽 陈思宇 徐杉 金末淑 黄建军 
八脉交会穴最早见于金元时期窦汉卿所著的《针经指南》,是窦氏得于他人之手,原称“交经八穴”和“流注八穴”,因窦氏对保存和推广八穴起了很大的作用,故又称为“窦氏八穴”、“窦氏八法”。八脉交会穴是指内关、公孙、外关、足临泣...
关键词:八脉交会穴 针灸疗法 综述 
国家标准化《腧穴名称与定位》之我见
《上海针灸杂志》2009年第1期57-58,共2页黄建军 程凯 
目的对腧穴标准化定位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方法结合解剖学及临床教学的经验就国家标准化(GB)《腧穴名称与定位》中的术语、定义、原则、方法等部分基本概念进行阐述。结果对国家标准化《腧穴名称与定位》提出了修改的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腧穴 定位 标准化 
原穴的现代研究进展被引量:8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第11期74-77,共4页徐杉 陈思宇 金末淑 何丽丽 钟煜朝 黄建军 
原穴是特定穴之一,为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可用以诊断脏腑及十二经的病变,治疗相关脏腑病症,判断疾病预后。本篇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5—2007年12年来的文献整理,分别从理论、临床、实验方面对原穴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原穴 特定穴 
对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的商榷被引量:10
《中国针灸》2008年第9期688-690,共3页黄建军 程凯 解秸萍 秦立新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5CB523308
对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简称国标)中部分腧穴的定位进行了探讨。结合解剖学、古代文献记载及教学经验分析国标中臑会、承山、风市、中渎、头临泣、阴包、少商穴的定位,并提出相关的定位方法。
关键词:参考标准 针刺穴位 专业评审组织 穴位研究 术语 
五输穴现代研究概况被引量:6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第9期100-103,共4页陈思宇 金末淑 徐杉 何丽丽 黄建军 
五输穴理论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针对不同病症选用五输穴:“病在藏...
关键词:五输穴 《灵枢》 《难经》 综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