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作品数:8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热电性能热电温度热导率高温更多>>
发文领域: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材料热处理学报》《炼钢》《铁合金》《钢铁研究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铝粒尺寸及入炉高度对运动轨迹的影响
《炼钢》2024年第3期39-49,共11页张勇 刘勇 彭集棚 程树森 
二次精炼过程中,铝是钢液进行脱氧及合金化的主要物料之一,但纯铝的密度小于钢液,能否穿越渣层与钢液接触及接触时间对铝的脱氧效果和钢中溶解铝的含量有直接影响。在忽略铝的熔化、溶解及化学反应的情况下,通过对铝粒运动过程受力分析...
关键词:铝粒运动 数学模型 渣钢界面 曳力模型 界面张力 
上升气泡对钢渣界面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钢铁》2024年第2期75-84,共10页刘勇 程树森 刘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2071034)。
钢水与炉渣之间的界面接触面积是影响化学反应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搭建水-油体系物理模型,结合图像处理技术,重现气泡穿越渣-金界面现象,研究气泡大小、渣层密度、黏度及界面张力对气泡携带金属量及渣-金界面面积的影响。结果发现...
关键词:物理模型 数值模拟 渣-金界面 上升气泡 夹带体积 界面面积 
Ca处理“液相窗口”及夹杂物变性热力学研究被引量:8
《钢铁研究学报》2022年第6期523-533,共11页李积鹏 王亮 程树森 刘钊 陈浩宇 刘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2071034)。
研究“液相窗口”控制钢液中非金属夹杂物变性对于防止连铸过程浸入式水口堵塞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某钢厂中高碳钢生产实践,在重点考虑Si元素和温度对“液相窗口”影响的基础上,通过热力学理论计算与工业试验相结合,对Ca处理过程“液相...
关键词:Ca处理 “液相窗口” 夹杂物变性 钢液成分 
p型Ca、Ni双掺BiCuSeO层状氧化物的热电性能被引量:1
《材料热处理学报》2016年第8期25-28,共4页成波 刘勇 刘大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2232)
选用高纯的Bi粉、Se粉、Cu粉、CuO、CaO、NiO作为原材料,采用固相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不同成分的样品,测试了不同成分样品从室温RT到823 K不同温度下热电传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Bi位掺杂Ca、Cu位掺杂Ni,可以有效的调控材料的...
关键词:BiCuSeO 传输性能 热电性能 
热注入法制备银纳米颗粒及其结构表征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6年第8期2161-2164,共4页田野 刘大博 罗飞 刘勇 祁洪飞 成波 滕乐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2255;51202232)
采用热注入法,以AgNO_3为前躯体、乙二醇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和分散剂,制备银纳米颗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仪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对产物银颗粒的尺寸形貌、晶体结构以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
关键词:热注入 银纳米颗粒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PbSe薄膜的表面腐蚀改性研究
《航空材料学报》2015年第1期20-24,共5页田野 刘大博 罗飞 祁洪飞 刘勇 成波 滕乐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2255;51202232)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Pb Se薄膜,并用配制的腐蚀液进行不同时间的表面处理,从而得到不同表面形貌的薄膜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处理后的Pb Se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以及光学...
关键词:PBSE 陷光结构 敏化改性 
氮化锰球生产工艺优化的技术方向被引量:2
《铁合金》2013年第4期1-5,共5页刘勇 储少军 王国宁 
简要介绍了氮化锰生产的理论依据及工业生产氮化锰的工艺流程。采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氮化锰产品在氩气下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升至800℃以上时,氮化锰会发生热分解,氮化温度对氮化锰产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对氮化锰球产品...
关键词:氮化锰 工艺 优化 温度 
Zn、Pr共掺In_2O_3陶瓷材料的高温热电传输性能被引量:1
《功能材料》2012年第14期1825-1828,共4页成波 刘勇 刘大博 林元华 南策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7CB607504);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09AA03Z216);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创新基金的资助
利用放电等离子SPS烧结工艺制备得到Zn、Pr共掺的In2O3多晶陶瓷材料。通过研究材料的热电传输性能和微观结构,发现共掺工艺对SPS烧结的In2O3陶瓷材料的传输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其结构为多孔结构。低浓度共掺的样品在测试温度范围内能够...
关键词:热电 IN2O3 电学传输 热导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