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芬

作品数:3被引量:5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大豆栽培大豆数量性状基因座SSR粒形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业科学》《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大豆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栽培大豆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及优异等位变异挖掘被引量:26
《中国农业科学》2014年第20期3941-3952,共12页杨胜先 牛远 李梦 魏世平 刘晓芬 吕海燕 章元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109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1848);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13]2004号)
【目的】发掘大豆农艺性状稳定表达的QTL、优异等位变异及其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载体材料,为大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分子设计育种等后续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利用大豆基因组上均匀分布的135对SSR引物对通过分层随机抽取的6大生态区...
关键词:大豆 农艺性状 SSR 关联分析 数量性状基因座 优异等位基因 
大豆籽粒大小和粒形的驯化研究被引量:9
《大豆科学》2012年第4期522-528,共7页牛远 徐宇 李广军 王云清 刘晓芬 李河南 魏世平 章元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184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创新团队项目(KYT20100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ECT-05-0489);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8335)
从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的驯化过程中,籽粒大小和形状发生了很大变化,探究这些性状的变化规律能加深对基因驯化机制的认识。以14个野生大豆、45个地方品种和30个育成品种为材料,进行上述性状的偏相关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品种中百粒...
关键词:驯化 因子分析 数量性状基因座 粒形 大豆 
中国栽培大豆群体结构不同分类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2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13-17,共5页魏世平 刘晓芬 杨胜先 吕海燕 牛远 章元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1848;3067133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ECT-05-0489);教育部111计划项目(B0802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833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KYT201002)
利用215个大豆品种的135个分子标记数据,用STRUCTURE软件、PowerMarker软件和地理生态类型3种分类方法研究了大豆品种的群体遗传结构,以探索适宜的分类方法。结果表明:用STRUCTURE软件分类时,亚群间成对分化系数(Fst)的平均值最大,为0.1...
关键词:群体结构 遗传多样性 STRUCTURE软件 聚类分析 大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