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娟

作品数:2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核工业》编辑部更多>>
发文主题:口述实录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核工业》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发展核电要真正做到稳中求进——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
《中国核工业》2014年第2期62-64,共3页叶娟 
核电事故的“或然”判断 科学评价核电站运行是否安全,是统计它们出事故时运行的“堆年”。即每一反应堆累计运行了多少时间,在多长时间内出现多少次事故。不出事故的核电站,是没有的。减少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事故率”是可能的。...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院士 核电站 稳中求进 何祚庥 专访 核事故 科学评价 “绝对” 
带着纯粹的心前行
《中国核工业》2014年第1期52-54,共3页叶娟 
刘杰,抱着责任比天大的信念 2012年2月25日,我从北京飞往深圳,去采访一他99岁的老人。采访中这位老人告诉我:1954年,发现第一块铀矿石,他想得还没那么周全。
关键词:1954年 老人 采访 
见得·思得·值得——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思得口述实录
《中国核工业》2013年第12期56-63,共8页叶娟 
胡思得这个名字,是父亲请一位老先生取的。先生说《论语》咀写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恩义。思得二字由此而来。然而我小的时候却并不喜欢学习,很贪玩。记忆中最快乐的...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 口述实录 《论语》 小朋友 
让世界感知中国——主办方解读第十七届国际辐射加工大会
《中国核工业》2013年第11期21-23,共3页刘兴 叶娟 
1992年,国际辐射加工大会(IMRP)在北京召开时,中国辐照加工产业仅仅处在发展的萌芽阶段,IMRP在北京的成功举办,大大促进了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时隔21年,IMRP再度在中囤上海召开,此时的中国辐射加工产业早已今非昔比,IMR...
关键词:辐射加工产业 中国 国际 感知 主办方 解读 世界 萌芽阶段 
责任,让人拿得起、放不下——专访《见证中国核潜艇》作者杨连新被引量:1
《中国核工业》2013年第11期61-64,共4页叶娟 
记:在您心中,第一代核潜艇对我们国家的意义是什么? 杨:我个人感觉第一代核潜艇对我国的意义有两方面:核潜艇的主要作用是核反击力量,也就是第二次核打击力量,具备第二次核打击能力真正确定了我国在国际上大国强国的地位。
关键词:核潜艇 核打击能力 责任 作者 中国 专访 第一代 意义 
要有自由与爱的精神——居里夫人外孙、外孙女专访实录被引量:1
《中国核工业》2013年第10期54-57,共4页叶娟 
到1947年,随着三分裂和四分裂的发现,钱三强先生在法国科学界的学术地位已经开始令人关注。然而,面对接踵而至的科学成就和所获得的荣誉,先生却选择了1948年带着他的“中国梦”,回到祖国。1992年,6月28日零时28分,先生辞世。回...
关键词:中国梦 钱三强 居里夫人 精神 自由 实录 专访 孙女 
立足常规,着眼新奇——钱三强之女钱民协专访实录
《中国核工业》2013年第10期58-59,共2页叶娟 
记:在您这个女儿眼里,大家对钱三强先生最好的纪念方式是什么?钱:理解他。我还记得,在1995年父亲逝世三周年的忌日,彭桓武先生与我全家一同前往福田公墓祭奠父亲,并赋诗以表怀念之情。其中有几句非常贴切地总结了父亲的事业:
关键词:钱三强 实录 专访 纪念方式 父亲 彭桓武 逝世 公墓 
是历史责任,也是历史贡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孙祖训专访实录
《中国核工业》2013年第10期60-61,共2页叶娟 
记:您怎样理解钱三强先生放弃法国的优越待遇回到自己的祖国?孙:钱先生的行为是他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一种取向,知识分子都有爱国情怀。不仅仅是钱三强先生,那一代科学家,有很多都是在国外取得了很高的科研成就,本可以在国外继续取...
关键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历史贡献 责任 半殖民地半封建 实录 专访 院长 爱国情怀 
状元三年一个 美人千载难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李惕碚院士专访实录
《中国核工业》2013年第10期62-64,共3页叶娟 
记:同样身为学者的您,怎么理解钱三强先生1948年从法国回到中国这一选择?李:彭桓武先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的那句话:“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国才需要理由”,能帮助我们理解那一代人的选择。他们当年出国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清华大学 研究员 物理系 美人 状元 实录 专访 
于俊崇:不服输,方可赢
《中国核工业》2013年第9期56-61,共6页叶娟 
2009年,于俊崇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他的家乡江苏省滨海县第一位院士。当记者问到于院士,身为农家子弟,从农村到县城再到大城市,读书、工作、生活,这一路走来,是否有过自卑感?他回答:“没有。我的自信,源于一直以来我身上...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 口述实录 国防事业 2009年 滨海县 江苏省 大城市 自卑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