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珊

作品数:10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免疫组化技术缓冲液免疫组化方法冷冻切片抗原修复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诊断病理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免疫组化技术(十)
《诊断病理学杂志》2010年第5期400-400,共1页许力 吴珊 杨清海 施云 王小亚 
9.2 多重标记用于特定酶的几种色原,它们的每一种都可以产生一种不同的有色反应终产物.这些色原的有效性以及现有技术的多样性能链接定位在相同切片上.若是在相同种属上产生的一抗而且属于相同亚类,就必须消除反应间的交叉反应.可以通...
关键词:免疫组化技术 反应终产物 多重标记 交叉反应 消除反应 有效性 缓冲液 氯化氢 
免疫组化技术(九)
《诊断病理学杂志》2010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许力 吴珊 杨清海 施云 王小亚 
关键词:POLY PCP 
免疫组化技术(八)
《诊断病理学杂志》201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许力 吴珊 杨清海 施云 王小亚 
8关于使用市售修复液产品的建议 若使用便宜的“配制”液,那么可行的操作是在热循环的最后阶段用冷流水冲洗热缓冲液;若使用昂贵的商品化液体,可借助手套将热的容器转移到一个有冷流水的槽中,并让溶液和玻片冷却10~15min后,将玻...
关键词:免疫组化技术 流水冲洗 缓冲液 热循环 商品化 修复 玻片 
免疫组化技术(七)被引量:4
《诊断病理学杂志》2010年第2期160-160,共1页许力 吴珊 杨清海 施云 王小亚 
大多数家用微波炉就适用于抗原修复,调节到2.45GHz,相当于在真空中的12.2cm波长。一些研究人员使用微波炉后也有报道,出现了不均匀加热和“热斑”产物。然而,我们发现在一个合适型号耐微波的塑料容器中使用400~600ml的缓冲液,...
关键词:免疫组化技术 微波炉 抗原修复 研究人员 塑料容器 缓冲液 加热 
免疫组化技术(六)被引量:2
《诊断病理学杂志》2010年第1期79-79,共1页许力 吴珊 杨清海 施云 王小亚 
关键词:免疫组化技术 组织切片 实验室 组织处理 持续时间 干燥方式 加热时间 种抗原 
免疫组化技术(五)被引量:3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9年第6期479-480,共2页许力 吴珊 杨清海 施云 王小亚 
关键词:免疫组化技术 免疫金银染色法 免疫组化标记 免疫定位 胶体金 间接法 
免疫组化技术(四)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9年第5期400-400,共1页许力 吴珊 杨清海 施云 王小亚 
关键词:免疫组化技术 免疫组化染色技术 免疫组化方法 冷冻切片 组织抗原 石蜡切片 预处理 敏感性 
免疫组化技术(三)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9年第4期318-318,共1页许力 吴珊 杨清海 施云 王小亚 
2.3标记物 2.3.1酶标记酶是在免疫组化中最广泛使用的标记。通过标准的免疫组化方法,酶能够与色原一起进行孵育,产生适用于光学显微镜的稳定有色的反应终产物。此外,多样的酶和色原的合用使得用户可选择反应终产物的颜色。辣根过氧化...
关键词:免疫组化技术 反应终产物 辣根过氧化物酶 免疫组化方法 二氨基联苯胺 酶标记 光学显微镜 标记物 
免疫组化技术(二)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9年第3期238-238,共1页许力 吴珊 杨清海 施云 王小亚 
2免疫组化理论2.1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是一项用抗原一抗体相互作用鉴别细胞或组织成分(抗原)的技术,抗体连接的位点可通过抗体直接标记或使用二级标记法鉴别。2.1.1抗原一种诱发抗体形成并提供一个或更多抗体连接位点的分子...
关键词:免疫组化技术 抗原决定簇 免疫组织化学 抗体形成 组织成分 相互作用 直接标记 标记法 
免疫组化技术(一)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9年第2期158-158,共1页许力 吴珊 杨清海 施云 王小亚 
1引言最新引进的有关预测预后方面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在患者的治疗和处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过去的60年中,关于免疫组化方法的理论在逐步发展,方法学上实现了在甲醛固定和石蜡处理的组织上使用抗体和适当的标记系统来鉴别特异性或高...
关键词:免疫组化技术 石蜡包埋组织 免疫组化方法 甲醛固定 预测预后 细胞表位 高选择性 冷冻切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