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芳

作品数:28被引量:3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景德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哈代小说《暗恋桃花源》话剧民谣语言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成人教育》《飞天》《短篇小说(原创版)》《作家天地》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扭曲性格分析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32期132-132,共1页唐俊芳 
希斯克利夫是《呼啸山庄》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其扭曲的性格是由多方面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孩童时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他缺少足够的安全感,无法深刻感知家庭的温度;爱情路上布满的荆棘坎坷,让他无法感受到爱情的美好,种种因素致使其成为...
关键词:《呼啸山庄》 扭曲 社会悲剧 人性 希斯克利夫 
互联网语境下大学生英美文学阅读现状分析
《作家天地》2019年第18期22-23,共2页唐俊芳 
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在互联网语境下,阅读和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分析他们在阅读兴趣以及阅读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在高校阅读课堂中,阅读和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和传...
关键词:互联网语境 现状 英美文学阅读 调查 阅读兴趣 阅读效率 
从《活着》和《到灯塔去》分析中西方生死观差异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1Z期57-57,共1页唐俊芳 
《活着》是中国作家余华的作品,《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代表作小说。这两部作品都通过对死亡事件的描述表达了作者的生死观。由于中西方对死亡的看法不同,形成了生死观的巨大差异,但又因为死亡是超脱,是一种思想的重生,又让...
关键词:《活着》 《到灯塔去》 中西方生死观 
对《动物农庄》的思考——《动物农庄》里的人物象征意义
《高考》2018年第33期232-232,共1页唐俊芳 
故事发生在一个农庄里,故事中的主角都是农庄里的动物。通过动物的形象象征着现实中的政治人物。本文将通过对《动物农庄》思考,具体对《动物农庄》里的人物象征意义进行深刻地剖析。
关键词:动物农庄 象征意义 雪球 拿破仑 
追寻作为黑人妇女的自我身份——对小说《紫色》的思考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0Z期139-139,共1页唐俊芳 
小说《紫色》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经典代表作,小说通过曲折情节展现了主人公茜丽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从饱受折磨蜕变成长为一位优秀的黑人女性商人的故事。小说通过茜丽从饱受压迫、深受种族歧视与区别对待到自我奋斗,不断...
关键词:小说《紫色》 黑人妇女 成长小说 
话剧《暗恋桃花源》赏析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8年第3期114-114,共1页唐俊芳 
《暗恋桃花源》是赖声川戏剧的代表作,其独特的创意、丰富的主题意蕴和经久不衰的舞台生命力及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使它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本文着力从独特新颖的结构、悲剧与喜剧的重设。
关键词:《暗恋桃花源》独特新颖的结构 悲剧与喜剧的重设 典雅与戏谑的语言 
话剧《暗恋桃花源》主题探究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1X期152-152,共1页唐俊芳 
《暗恋桃花源》是赖声川戏剧的代表作,其独特的创意、丰富的主题意蕴和经久不衰的舞台生命力及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使它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本文着力从现实与历史。
关键词:《暗恋桃花源》 现实与历史 爱情与婚姻 
冰山理论视角下的《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解读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1Z期152-152,共1页唐俊芳 
本文从'冰山理论'的文字简洁,内涵丰富的特点入手,解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首先分析小说精炼简约的语言特点,其次分析小说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冰山理论 简约 虚无 人际关系 
美国华人女作家的中国文化情结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6年第11期161-,共1页唐俊芳 
美国华人女作家一直在她们的作品中书写着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美国华人女作家 中国文化 情结 
从排斥到融合——论美国华裔女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9X期88-,共1页唐俊芳 
美国华裔女作家的作品中大量对中国文化的描写表明了华裔对中国文化从排斥到融合的过程。其中对中国文化的描写有诸多的歪曲和误解,但华裔女作家所表述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纯正的中国文化,而是华裔眼里的中国文化,是华裔美国人的文化。
关键词:美国华裔女作家 华裔美国文学 中国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