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本善

作品数:20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瘢痕增生性瘢痕肥大细胞瘢痕形成皮肤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组织工程研究》《解放军医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瘢痕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光电镜观察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3年第6期336-336,共1页刘贵堂 李玉霞 孙本善 
关键词:瘢痕组织 肥大细胞 光电镜 手术 HE染色 
郎格罕细胞的变化与瘢痕形成的关系
《沈阳部队医药》2001年第4期382-382,共1页李玉霞 柳大烈 王彦 孙本善 
郎格罕细胞(Langerhans cell,LC)来源于骨髓,是一种具有重要免疫功能的细胞,存在于体表各部及内脏中,尤以皮肤为多。有关皮肤和皮肤病中LC存在的情况已有许多研究。本文试图从瘢痕组织中LC的密度及形态变化来探讨其与瘢痕形成的关系。1...
关键词:郎格罕细胞 瘢痕形成 面部皮肤增殖性瘢痕 免疫细胞 
生长因子与创伤愈合及瘢痕形成的关系被引量:10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1年第12期83-,共1页刘贵堂 李玉霞 孙本善 
关键词:瘢痕形成 创伤愈合 生长因子 
S-100蛋白用于瘢痕组织中郎罕细胞的检测被引量:1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1年第9期83-83,共1页刘贵堂 李玉霞 孙本善 
关键词:瘢痕组织 S-100蛋白 郎罕细胞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细胞外基质变化的观察被引量:1
《沈阳部队医药》1999年第4期309-310,共2页李玉霞 刘贵堂 孙本善 
为探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细胞外基质(ECM)的变化,对7例正常皮肤组织和35例增生性瘢痕组织用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ECM的多种成份,包括胶原纤维、纤维粘连蛋白(FN)、免疫球蛋白(Ig)及粘多糖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胶原...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 细胞外基质 
肥大细胞6种染色方法的比较
《沈阳部队医药》1999年第3期281-282,共2页李玉霞 孙本善 柳大烈 王彦 汪勇 
肥大细胞参与免疫调节、肿瘤发生、血管生长等过程,而且在机体器官纤维化、创伤愈合及瘢痕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观察其质和量方面的改变对于临床诊断和科研均有重要价值。肥大细胞需用特殊染色方法显示。我们应用6种特殊染色方法,观察...
关键词:肥大细胞 染色方法 形成过程 器官纤维化 重要价值 免疫调节 创伤愈合 中性红 甲苯胺蓝 细胞分型 
胎兔皮肤伤口愈合的病理学观察被引量:6
《沈阳部队医药》1999年第1期34-36,97,共4页吴国强 柳大烈 李耀辉 王彦 孙本善 李玉霞 
全军中青年杰出人才基金
为研究胎兔皮肤伤口愈合的机理,对12只胎兔和36只成兔皮肤伤口愈合病理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胎兔皮肤伤口愈合快而迅速,伴有轻微炎症反应,伤口以网状纤维来修复,成纤维细胞中粗面内质网扩张成池;而成兔伤口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胶原...
关键词:伤口愈合 成纤维细胞 宫内手术 瘢痕 
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显示皮肤及皮瓣的微血管被引量:3
《沈阳部队医药》1998年第4期373-373,共1页李玉霞 孙本善 柳大烈 
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较高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可用此酶染色显示皮肤及皮瓣的微血管.不论开放或闭塞的血管均可清楚显现.弥补了血管灌注法的不足,为皮瓣的血供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碱性磷酸酶染色 皮肤 皮瓣 微血管 血管内皮细胞 
石蜡火棉胶双重浸透包埋法制作皮肤与瘢痕组织切片
《沈阳部队医药》1998年第3期261-261,共1页李玉霞 孙本善 郭宪生 
皮肤和瘢痕组织的结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尤其瘢痕组织的纤维成份多,细胞成份少,结构致密,与石蜡的相融性差,按常规制片技术难获满意结果。近年来,我们改进设计了石蜡火棉胶双重浸透包埋法制作皮肤与瘢痕组织切片,使操作容易,切...
关键词:石蜡火棉胶双重浸透包埋法 制作 皮肤切片 瘢痕组织切片 
免疫球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中的表达被引量:5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8年第2期77-79,共3页李玉霞 孙本善 刘贵堂 
对35例增生性瘢痕、8例瘢痕疙瘩及7例正常皮肤用免疫组化(ABC)法进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及C4的分析。本文试图从免疫学方面探讨瘢痕形成有关的免疫性因素。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中IgG、IgA、I...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免疫球蛋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