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正森

作品数:24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佛教文殊菩萨中道思想般若菩萨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船山学刊》《晋阳学刊》《山西档案》《世界宗教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唐代著名的菩萨顶真容院是五台山第一座文殊祖庭
《五台山研究》2021年第1期3-8,共6页崔正森 
唐睿宗景云年间(710-711),法云和安生创建了五台山真容院瑞相堂,并仿照降落在菩萨顶化文殊台上的文殊骑金色狮子圣像,塑造了文殊骑狮像,故名真容菩萨像,置像殿堂称为瑞相堂,瑞相堂所在寺院名为真容院。所以,唐代真容院就成了五台山最早...
关键词:五台山 法云 真容院 安生 文殊骑狮像 文殊祖庭 
五台山是长寿山、清凉山、智慧山、文化山被引量:1
《五台山研究》2018年第3期3-6,共4页崔正森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文殊菩萨是般若智慧的象征,般若智慧是佛教认识宇宙万法的思想武器,以此,研究揭示五台山文化底蕴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五台山 长寿山 清凉山 智慧山 文化山 
文殊菩萨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佛学研究》2016年第1期-,共11页崔正森 
文殊菩萨在大乘佛教中,位于诸菩萨之首.他在释迦牟尼四十五年的弘法中,始于《华严》,终于《涅槃》,凡是大乘法会,大多有他参加,他在弘扬大乘佛法上,做出了不朽贡献.他不仅是大乘空宗的奠基人,而且也是密教的祖师之一,为大乘佛教所崇奉....
关键词: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 文殊师利 中道思想 文殊菩萨 大乘佛教 现代意义 
毛主席与五台山的历史情结
《五台山研究》2013年第2期28-30,共3页崔正森 
(接上期第52页)1948年5月,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任弼时主任一行抵达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在此,毛主席、周副主席和朱总司令等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消灭国民党军队430多万人,彻底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关键词:毛主席 历史情结 五台山 国民党军队 人民解放战争 七届二中全会 1948年 1949年 
毛泽东主席与五台山的历史情结
《五台山研究》2013年第1期39-52,共14页崔正森 
山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为山地游击战争提供了战略上的优势,丰富的物产为军事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在抗日战争中,党中央和毛主席把山西作为重要的战略基地,尤其是五台山,还被毛主席树立成全国敌后...
关键词:毛主席 五台山 抗日根据地 文物保护 
茶禅一味被引量:2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43-52,共10页崔正森 
"茶禅一味"是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圜悟克勤禅师书写的一幅墨宝,后经临济宗黄龙派虚庵怀敞禅师传给其弟子日本明庵荣西禅师;荣西又传给其第47世一休宗纯及其弟子村田朱光禅师。这幅墨宝现在还保存在日本大德寺酬恩庵。他们体悟到了"茶禅一味...
关键词:圜悟克勤 茶禅一味 虚庵怀敞 明庵荣西 村田珠光 理趣茶道 
武则天与佛教
《山西档案》2012年第6期29-34,共6页崔正森 
武则天受家庭影响而信仰佛教,其日用生活、政治捭阖均援引佛教助势,另一方面佛教亦在武则天的积极支持下,发展至鼎盛局面,特别是佛教中国化得到进一步深入发展。
关键词:武则天 佛教 中国化 
不肯去观音菩萨祖庭——五台山普庵寺被引量:2
《五台山研究》2011年第4期58-61,共4页崔正森 
五台山是文殊道场,为我国著名的灵山圣境。以是李唐王朝的植德之所,故在唐代诸帝中,除武宗反佛外,大都尊崇佛教,扶植利用佛教。他们特别“倾仰灵山,留神圣境,御礼天衣,每光五顶,中使香药,不断岁时”。遂使五台山寺庙林立,宏...
关键词:观音菩萨 五台山 文殊道场 李唐王朝 灵山 佛教 寺庙 宏伟 
加强学会建设 开展学术研究 为五台山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五台山研究》2010年第4期57-62,共6页崔正森 
今年是五台山研究会成立25周年。今天举行这次庆祝五台山研究会成立25周年暨今后五年规划会议的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找出问题,对症解决,促进研究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现在我受研究会常务理事会的委托,对五台山...
关键词:社会的全面发展 五台山 学术研究 学会建设 经济 常务理事会 五年规划 总结经验 
论文殊菩萨的普世思想及其价值被引量:3
《五台山研究》2010年第3期33-39,共7页崔正森 
五台山文化的核心是文殊信仰,文殊信仰的灵魂是文殊思想。中道是文殊的主要思想,也是佛法的根本思想及佛教的特色,还是中国乃至东方的根本思想。因此说,中道就成了天下的中正大道,且具有世界观、方法论和促进人和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
关键词:文殊菩萨 中道思想 普世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