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鼎

作品数:20被引量:9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循经感传入静针刺效应孤束核内关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医教育》《针刺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全科医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推荐一本好书——《针刺镇痛机制与临床》被引量:2
《中国针灸》2004年第12期877-878,共2页庄鼎 
关键词:疼痛 针灸治疗 痛证 针刺镇痛 疾病 临床 病情变化 主要症状 医籍 病证 
电针左合谷穴体感诱发电位17~60ms成分时-空衍变规律的研究被引量:6
《针刺研究》2000年第2期112-116,共5页魏海峰 孔健 尚红燕 杨秀珍 庄鼎 
国家"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资助
本文采用ESI 1 2 8导脑电成像系统 ,高时 空分辨率地从大脑皮层的整体来研究穴区神经组织受电刺激时在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结果发现在 1 7~ 60ms潜伏期的过程中 :①大脑皮层均作为一个整体对电针刺激产生反应 ;并且随着时间进程 ,在...
关键词:体感诱发电位 合谷 脑电成像 电针疗法 
在实验针灸教学中加强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的作法和体会被引量:1
《中医教育》1998年第6期34-35,共2页朱文莲 王佩 赵连珠 钱云 庄鼎 
关键词:科研能力训练 自选课题实验 针灸教学 
“入静”对“循经感传”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中国针灸》1998年第1期41-43,共3页孔健 庄鼎 杨秀珍 王颖 尚红燕 
将 5 6名青年学生分为“入静”组和对照组 ,观察“入静”前后“循经感传”的出现率及其事件相关电位 (ERP)的变化 ,以探讨产生“循经感传”现象的皮层背景条件。结果表明 ,“入静”过程中“循经感传”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
关键词:循经感传 大脑皮质 入静 
刺激穴位对“对错”判断正确率和反应时影响的观察被引量:3
《中国全科医学》1998年第3期174-175,共2页孔健 王玉平 王华敬 尚红艳 庄鼎 
目的探讨经皮电刺激穴位对脑力劳动恢复的作用。方法青年受试者18人,电刺激穴位组7人,对照组11人;采用心算(按难度分为难、中、易三类)-短时记忆-匹配-反应的模式,观察电刺激对反应时、反应正确率的影响。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表明,...
关键词:电刺激 反应时 反应正确率 穴位 疲劳 恢复 
刺激手三阴经不同经穴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早成分地形图的时-空特征观察被引量:2
《针刺研究》1997年第4期283-286,共4页孔健 杨秀珍 王颖 尚红燕 庄鼎 
本研究采用美国NEUROSCAN公司生产的128-ESI系统对刺激手三阴经不同经穴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N20成分及其后约20毫秒内的SEP脑地形图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刺激穴位后SEP皮层早成分在皮层的分布范围,不仅局限于刺激部位对侧的...
关键词:脑电地形图 体感诱发电位 手三阴经 大脑皮层 
气功“入静”行为对事件相关电位P300波影响的观察被引量:13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年第3期166-168,共3页孔健 庄鼎 
目的 观察气功“入静”行为引起的大脑皮层状态的方法。方法 以56名青年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入静”组和对照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为指标对“入静”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ERP-P3α成分的幅...
关键词:气功 入静 事件相关电位 
从中医经典文献探讨经络实质
《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38-43,共6页王佩 庄鼎 
中医经典文献对经络的结构与功能有精辟的论述和比较明确的记载。这些论述和记载,为我们今天探讨经络实质,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1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灵枢·本脏篇》:“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难经·二...
关键词:中医经典 经络功能 古典文献 经络实质 世界医学史 素问 周而复 十二经脉 经络理论 水谷之精 
“入静”对循经感传出现率、植物性神经系统紧张性和大脑皮层电活动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针灸》1995年第S2期9-13,共5页庄鼎 刘瑞庭 杨秀珍 陈桂萍 吕梅 赵晓梅 赵连珠 钱云 赵淑英 
“入静”对循经感传出现率、植物性神经系统紧张性和大脑皮层电活动的影响庄鼎,刘瑞庭,杨秀珍,陈桂萍(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吕梅,赵晓梅,赵连珠,钱云,赵淑英(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北京100015)循...
关键词:大脑皮层电活动 植物性神经系统 出现率 受试者 皮肤电活动 紧张性 感传现象 循经 经络现象 血管容积 
心包经心脏相关机制—电针内关  等穴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及作用途径被引量:3
《中国针灸》1995年第S2期31-34,共4页曹庆淑 刘俊岭 文琛 刘瑞庭 庄鼎 
心包经心脏相关机制—电针内关  等穴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及作用途径曹庆淑,刘俊岭,文琛,刘瑞庭,庄鼎(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灵枢、海论》篇:“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是世界上最早提...
关键词:急性心肌缺血 电针 “内关” 心包经 相关机制 正中神经 心脏 杏仁核 神经元 缺血心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