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晴

作品数:8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标题党公共外交美国外交媒介网络新闻传播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知识》《新闻爱好者(下半月)》《东南传播》《新闻传播》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社交媒体与公共外交2.0——以美国的社交媒体公共外交实践为例被引量:6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56-160,共5页张晴 
社交媒体所具有的公开性、对话性、参与性及连通性等传播优势使之成为公共外交的重要媒介,其提供的媒介情境也将公共外交带入2.0阶段。社交媒体使公共外交具有范围更广、针对性更强、便于收集他国舆情、易与他国民众形成准社会互动等特...
关键词:公共外交 社交媒体 媒介情境理论 美国外交 
论地方报纸的文化叙事策略——以《大河报·厚重河南》为例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69-173,共5页张晴 
地方报纸通过文化叙事的方式推出地方文化专版,可以突出报纸的个性特色,避免同城报纸同质化的尴尬,提高报纸的竞争力。在《大河报·厚重河南》叙事结构和叙事策略中,文化叙事策略显现出提升报纸品位、树立主流形象、扩大报纸影响力、提...
关键词:地方报纸 文化叙事 新闻叙事 厚重河南 《大河报》 
《人民日报趴《泰晤士报趴《纽约时报》奥运会开幕式报道框架的比较研究
《新闻界》2013年第9期28-32,共5页夏小童 张晴 
本文以框架理论作为依据,从报道态度、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三个方面,对《人民日报》、《泰晤士报》、《纽约时报》2008、2012年奥运会的开幕式报道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关于‘《纽约时报》对社会主义国家的...
关键词:奥运会开幕式报道 人民日报 泰晤士报 纽约时报 框架分析 
《华西都市报》与《成都商报》2004、2012年奥运特刊照片使用的比较研究
《东南传播》2013年第5期40-42,共3页张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形势下提升舆论引导力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ZD060
本文以2004雅典奥运会和2012伦敦奥运会为研究对象,选取《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奥运会特刊中的照片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两报国际视野不断增强、冠军是关注的绝对重点、性别选择更倾向于男性、两...
关键词:《华西都市报》 《成都商报》 奥运会 照片 
雷锋形象的建构与嬗变——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1963—2012年“学雷锋”报道为例被引量:5
《新闻知识》2013年第2期29-31,共3页张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形势下提升舆论引导力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ZD060
1963年以来,学雷锋报道成为中国媒体的一项长期而稳定的议程。本文通过对1963-2012年3月5日当天《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学雷锋报道进行分析,研究此项媒介议程的形成与发展,与政府议程和公众议程的关系,从而揭示出雷锋形象的构建和嬗...
关键词:雷锋形象 构建 嬗变 议程设置 
我国网络新闻传播煽情化问题及其治理被引量: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45-147,共3页张晴 
网络新闻传播的煽情化即在新闻报道中以通俗、夸张、戏剧性等手法描写凶杀、暴力、色情等新闻事实,达到刺激网民感官以增加点击率的作用。网络新闻传播煽情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选择并放大某些新闻事实元素、制造标题党效应、详细描写...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 网络媒体 标题党 煽情 注意力经营 
警惕媒体对危机事件的过度报道——以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为例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年第11期37-37,共1页张晴 
从2003年媒体在SARS事件前期报道中的集体失语到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及时、透明、全方位的报道,中国媒体对危机事件的报道可谓是前进了一大步。但在进步之余,我们发现,媒体对危机事件的报道进入了比快、比多、比透明的阶段...
关键词:危机事件 中国媒体 流感 过度 SARS事件 知情权 受众 
对电视媒体上“民生新闻热”现象的思考
《新闻传播》2009年第4期76-76,共1页张晴 
从新闻人、新闻受众、新闻作品三个角度阐释了民生新闻热的原因,并提出民生新闻在迎合受众需求的同时不应忘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民生新闻 受众需求 社会责任 品位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