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平

作品数:12被引量:5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调护厌食小儿厌食粥疗半夏泻心汤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实用医技杂志》《中医儿科杂志》《山东医药》《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数量的椎弓根螺钉对下腰椎融合术融合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第3期424-425,共2页董银平 张爱平 汤善钧 陈鲁峰 何光明 
下腰痛是指第四腰椎至骶尾部的疼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下腰痛的重要病因是下腰椎不稳。运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肯定,其中又以椎体间融合最符合生理要求。目前临床使用双侧四枚椎弓根螺钉配合一枚椎间融合器进...
关键词:下腰椎不稳 融合稳定性 脊柱融合术 
益母公英胶艾汤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不良临床观察被引量:5
《新中医》2012年第3期61-62,共2页张爱平 冯丽丽 
目的:观察益母公英胶艾汤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用益母公英胶艾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缩宫素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 子宫复旧不良 中医疗法 益母公英胶艾汤 
疏肝健脾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被引量:2
《新中医》2012年第1期44-45,共2页张爱平 冯丽丽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予疏肝健脾化瘀法中药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胃复春片治疗,2组均以3月为1疗程,治疗1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治法 疏肝健脾化瘀法 
半夏泻心汤在胃癌防治中的应用被引量:27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年第2期258-259,共2页冯丽丽 张爱平 董银平 
收集了近10年的文献,从半夏泻心汤的现代药理研究和对胃癌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3个方面来阐述半夏泻心汤在胃癌防治中的现代应用。半夏泻心汤寒热并用以和脾胃之阴阳,辛苦合用以复脾胃之升降,攻补兼施以调脾胃之虚实,配伍严谨,...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 胃癌 现代应用 
清热解毒方剂腹腔注射对急性腹膜炎大鼠血清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山东医药》2011年第46期32-33,共2页冯丽丽 张爱平 李华伟 庞明珍 
目的观察中药清热解毒方对腹腔感染大鼠血清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各30只。实验组、模型组腹腔注射表皮葡萄球菌建立急性腹膜炎模型,实验组在造模前一次性腹腔注入中药清...
关键词:中药 清热解毒方剂 腹腔感染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大鼠 
碘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念珠菌阴道炎38例被引量:1
《河南中医》2010年第2期167-167,共1页张爱平 
目的:观察碘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病例38例,采取碘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10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33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结论:碘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念珠菌...
关键词:念珠菌阴道炎 碘伏 中药熏洗 
小儿厌食的粥疗与调护
《怀化医专学报》2008年第2期76-77,共2页冯丽丽 张爱平 
从常用粥疗和日常调护指导小儿厌食,帮助厌食小儿的父母解决燃眉之急。厌食属中医“疳积”范畴,多为乳食积滞,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所为,许多小儿面对父母精心烹制的美食毫无兴趣,而对冰淇淋、果汁之类的冷饮、零食却需求无度,让父...
关键词:厌食 粥疗 调护 
小儿厌食的粥疗与调护被引量:3
《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6期37-38,共2页冯丽丽 张爱平 
介绍脾失健运型、胃阴不足型和脾胃气虚型厌食患儿的粥疗方法,此外,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户外活动、吃饭的环境等日常调护也能帮助厌食患儿增加食欲。
关键词:厌食 粥疗 调护 
中药敷脐疗法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393-395,共3页张爱平 冯丽丽 
脐疗是祖国医学外治法之一,其疗法主要包括药物敷贴、灸脐、熏脐和熨脐等,现代又有磁疗、激光疗法等。其中,中药敷脐疗法运用最为广泛。现将其近10年来在妇科经、带、胎、产、杂方面的应用综述如下。
关键词:中药 脐疗 妇科 临床应用 
缺乳的中医药治疗与调护被引量:3
《吉林中医药》2007年第11期39-39,共1页张爱平 冯丽丽 
调查发现,近年来母乳分泌不足的现象有所增加。该病的发生主要与精神抑郁、睡眠不足、营养不良、哺乳方法不当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该病多由身体虚弱,乳汁化源不足,或肝郁气滞,乳汁运行受阻所致,因此治疗缺乳从虚实两方面辨治。
关键词:缺乳/护理 中医药疗法 食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