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盛

作品数:31被引量:5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民主党苏联解体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十月革命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新长征》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坚定地沿着十月革命开创的新时代方向前行
《科学社会主义》2017年第1期14-18,共5页曹长盛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俄国成为诸多矛盾的集合点,以列宁为核心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把握革命形势,领导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开创了历史的新时代、新纪元,使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特别...
关键词:十月革命 历史必然性 世界历史新纪元 
一部深刻论述苏联兴亡历史理论的厚重著作——读高放同志的专著《苏联兴亡通鉴》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6期211-212,共2页曹长盛 
苏联兴亡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重大事件,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如何认识苏联兴亡的历史进程、成败得失、经验教训,数十年来一直是国内外思想理论界和学界关心的话题,国内外学者已发表了难以计数的论著,...
关键词:苏联兴亡 历史理论 专著 同志 高放 著作 厚重 人类社会发展 
苏联解体警示:大是大非摇摆之祸
《人民论坛》2012年第9期28-29,共2页曹长盛 
苏联在根本性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摇摆甚至背离,放弃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化指导地位,放任意识形态多元化,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甚嚣尘上。
关键词:苏联解体 摇摆 意识形态领域 反马克思主义 非马克思主义 根本性 一元化 多元化 
苏联解体进程中意识形态的作用及其教训被引量:8
《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14-19,共6页曹长盛 
放弃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放任意识形态多元化,崇尚哲学的抽象人道主义、经济学的新自由主义、政治学的民主社会主义、历史学的虚无主义、文学的自由批判主义等,结果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甚嚣尘上,这是苏联...
关键词:意识形态 苏联解体 教训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发展被引量:3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72-76,共5页曹长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06&ZD005)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的持续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前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遭遇了挑战。历史经验证明,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确保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吸取国内外政治风波的教训,始终...
关键词: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从《共产党宣言》看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的根本区别
《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第6期39-41,共3页曹长盛 
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在性质、使命和目标等方面是根本不同的,它们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思想理论根源、阶级根源也是不同的,并非"同宗、同根"的关系。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 社会民主党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12-14,共3页曹长盛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声明,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他们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认为...
关键词:理论与实际 《共产党宣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胜利被引量:8
《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4期31-32,共2页曹长盛 
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视角,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列宁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领导布尔什维克党赢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制度。中国革命是在十月革...
关键词:十月革命 科学社会主义 列宁 毛泽东 邓小平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引量:2
《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7期8-9,共2页曹长盛 
胡锦涛同志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在高校引起了热烈反响。这篇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阐述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深刻阐述了...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胡锦涛总书记 中央党校 原则问题 旗帜 
论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渊源——兼谈“马克思主义的正统”问题被引量: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53-58,共6页曹长盛 
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渊源是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的,但它在吸收和兼容其他学说和思潮时,往往不是取自该学说或思潮的全貌或实质内容,而是经过实用主义的取舍和现实主义的解释之后的产物,远不是一个内容稳定、结构完整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 渊源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