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州

作品数:56被引量:20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暗纹东方鲀东方TUN集约化养殖斜生栅藻栅藻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水产》《科学养鱼》《应用生态学报》《海洋湖沼通报(中英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食物丰度对褶皱臂尾轮虫耐受盐度能力的复杂效应
《海洋科学》2024年第5期42-51,共10页孙运菲 李燕楠 王公元 杨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1357);江苏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
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一些生态因子常处于波动状态。为了阐明不同食物丰度条件下,褶皱臂尾轮虫对盐度的耐受能力是否会发生变化,本实验在选取5个盐度(S=3、5、20、30、45)基础上,结合不同丰度的球形棕囊藻种群,模拟轮虫在自然环境中经...
关键词:褶皱臂尾轮虫 球形棕囊藻 盐度 食物丰度 生活史 
氨对蚤状溞诱导型反捕食生活史防御的抑制效应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4年第2期245-254,共10页刘琪 孙运菲 谷磊 杨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730105)。
氨是水体中常见且毒性较强的含氮污染物之一,不仅会对水生生物产生直接毒害作用,甚至在不产生直接危害的情况下严重威胁水生生物的种间关系。诱导型防御是猎物应对捕食风险所表现出的典型的适应性响应,是重要的捕食与防御关系。目前,尚...
关键词:蚤状溞 诱导型防御 氨污染 捕食风险 信息素 
舍曲林对蚤状溞诱导型反捕食防御代内与代际可塑性的干扰效应
《生态学报》2023年第11期4604-4618,共15页吕凯 诸爽爽 谷磊 孙运菲 张露 杨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730105)。
表型可塑性是指生物(尤其是单一基因型)在适应异质环境时表达出不同表型的能力,并且有遗传基础。环境变化调控表型可塑性既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进程中(称为代内表型可塑性),也能够以可遗传表型响应的形式持续多个生物世代(称为代际表型...
关键词:浮游动物 反捕食 表型可塑性 生活史 药物污染 
白洋淀超微真核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关键影响因子被引量:6
《湖泊科学》2019年第6期1559-1569,共11页雷瑾 史小丽 张民 李胜男 陈开宁 杨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462,41877544)资助
超微真核藻个体微小、比表面积大,具有高效的碳吸收速率,对水体初级生产力具有重要的贡献.目前对淡水超微真核藻的认知还非常有限.于2017年5月对白洋淀进行采样调查,结合流式细胞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白洋淀超微真核藻群落结构的空...
关键词:白洋淀 超微真核藻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流式细胞仪 
温度波动对浮游藻类生长及多糖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2
《湖泊科学》2014年第3期432-440,共9页覃宝利 杨州 张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035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1877);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一三五"战略发展规划项目(NIGLAS2012135010)联合资助
以铜绿微囊藻、蛋白核小球藻及梅尼小环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春季藻类演替期间主要门类藻对温度波动的响应,实验在恒温(20℃)和昼夜波动(20±5℃)2种温度模式下测定了3种藻的生长和不同形态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 蛋白核小球藻 梅尼小环藻 生长曲线 生长速率 多糖 温度波动 
模拟大气CO_2水平升高对春季太湖浮游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环境科学》2013年第6期2126-2133,共8页赵旭辉 汤龙升 史小丽 杨州 孔繁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420;31270507);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1877)
基于2012年春季在太湖梅梁湾进行为期27 d的不同CO2水平(大气CO2体积分数([CO2,g])梯度为270×10-6、380×10-6、750×10-6)的野外培养实验,揭示了大气CO2水平升高对太湖浮游植物的碳源选择、生长速率、光合作用、净初级生产力和细胞化...
关键词:CO2 春季 太湖 浮游植物 生理特性 
棕鞭毛虫牧食作用对铜绿微囊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湖泊科学》2008年第4期403-408,共6页杨州 孔繁翔 史小丽 张民 曹焕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0404,3040006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774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2CB412305)联合资助
在纯培养的铜绿微囊藻种群中添加有效牧食者棕鞭毛虫,进行为期9d的实验,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棕鞭毛虫牧食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的影响.结果表明棕鞭毛虫的牧食导致微囊藻种群迅速下降,同时微囊藻种群出现了群体形成现象.棕鞭毛虫直接牧食作用...
关键词:棕鞭毛虫 铜绿微囊藻 群体形成 酯酶活性 叶绿素 细胞尺寸 
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urceus)培养滤液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形态和多聚糖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生态学报》2008年第4期1857-1863,共7页杨州 孔繁翔 史小丽 张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0404,3040006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2CB41230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7743)~~
分离自太湖的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urceus (Linnaeus))按1000 ind.L-1的密度置于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中培养24h后,用孔径0.10μm的微孔滤膜抽滤,得到壶状臂尾轮虫培养滤液。将壶状臂尾轮虫培养滤液以20%的比例添加到纯...
关键词: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urceus (Linnaeus) 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 形态变化 群聚体形成 生长率 胞外多聚糖 
非生物因素对藻类胞外多聚糖含量影响被引量:6
《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第1期198-202,共5页杨州 李佳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0404);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7743).
本文从研究铜绿微囊藻表型转换机制的需要出发,综述了非生物因素对藻类胞外多聚糖含量的影响.很多藻类的胞外多聚糖分泌量与环境中主要营养盐比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响应关系,在高碳氮比或高碳磷比条件下,即在氮不足或磷不足时,藻类光合...
关键词:藻类 胞外多聚糖 非生物因素 铜绿微囊藻 表型可塑性 
角突网纹溞培养滤液对铜绿微囊藻和栅藻形态及生长率的影响被引量:2
《水生生物学报》2007年第2期282-285,共4页杨州 孔繁翔 史小丽 曹焕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0006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416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2CB4123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2-311)资助
关键词:角突网纹溞 形态变化 生长率 铜绿微囊藻 斜生栅藻 化学信息物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