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爱兰

作品数:77被引量:961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季节内振荡前汛期热带气旋降水气候学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热带气象学报》《气象》《地理科学》《应用气象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21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迟原因分析被引量:1
《气象》2023年第12期1468-1480,共13页郑彬 谷德军 林爱兰 陈静 屈静玄 朱泳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21A1515011399、2022A15150118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5089)共同资助。
通常La Nina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但是2021年La Nina背景下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6候爆发,较常年偏迟。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从热带海温异常(SSTA)和季节内振荡(ISO)北传的角度来分析2021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迟的原因。结果表明La Nina...
关键词:南海 夏季风 爆发 海表温度 
1961~2017年华南区域性持续高温过程年际变化成因分析被引量:4
《大气科学》2023年第5期1325-1340,共16页董少柔 林爱兰 董彦彤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8YFC1505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5043;广东省气象局科学技术研究青年基金项目GRMC2020Q04。
本文利用近60年我国气象站的日最高气温、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大气多要素等全球格点资料,基于华南区域性持续高温历史过程定义夏季区域性持续高温指数(RPH),分析影响华南夏季区域性持续高温年际异常的大气环流及下垫面海温因子。主要...
关键词:区域性持续高温过程 华南 大气环流 海表面温度 
影响华南汛期持续性强降水年际变化的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被引量:7
《热带气象学报》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林爱兰 谷德军 李春晖 郑彬 彭冬冬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C1505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5043)共同资助。
利用1961—2017年中国地面观测站日降水资料、全球大气多要素和海表温度月资料,分析华南区域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气候特征,诊断并比较与华南前汛期、后汛期区域持续性强降水年际变化相关的大气环流和海表温度异常特征。结果表明,3—12月...
关键词:持续性强降水 年际变化 大气环流 海温异常 华南 
华南黑碳气溶胶浓度与南海夏季风关系的年代际突变被引量:2
《大气科学学报》2021年第4期507-517,共11页郑彬 黄燕燕 谷德军 林爱兰 李春晖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5801);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21A1515011399,2019A1515011808)。
利用重建的华南区域黑碳气溶胶(Black Carbon,BC)浓度资料,分析其与南海夏季风在年际尺度上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南区域BC浓度与南海夏季风的关系在2000年前后有明显的突变,由显著负相关变为显著正相关,即由高BC浓度弱季风变为高BC浓度...
关键词:黑碳气溶胶 南海夏季风 直接效应 间接效应 华南 
南亚高压季节内变化与热带季节内振荡之间的关系
《大气科学》2021年第3期633-650,共18页林爱兰 LITim 王璐 李春晖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5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5043。
采用观测分析和数值试验等方法,分析夏季南亚高压与热带季节内振荡(ISO)之间的关系,并对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量化诊断,探讨其物理过程。主要结果表明:南亚高压ISO与热带ISO活动关系密切,当热带ISO处于印度洋位相(第1、2、3位相),则...
关键词:季节内振荡(ISO) 南亚高压 东脊点 斜压 东伸 西退 
近60年我国东部区域性持续高温过程变化特征被引量:24
《应用气象学报》2021年第3期302-314,共13页林爱兰 谷德军 彭冬冬 郑彬 李春晖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5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5043。
利用1961—2019年中国2407个气象站的日最高气温资料,在判别华南、长江、黄淮和华北4个区域持续高温过程的基础上,比较各区域持续高温过程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华南区域性持续高温过程跨越季节最长,从5月中旬至10月初均可能出现;...
关键词:我国东部 持续高温过程 变化特征 
体现大尺度特征的区域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定义指标被引量:14
《热带气象学报》2020年第3期289-298,共10页林爱兰 谷德军 彭冬冬 郑彬 李春晖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C1505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5043、41675096)共同资助.
利用1961—2017年共57年中国地面观测站日降水资料,采用滑动平均、百分位和点面相关分析等方法,根据延伸期预报特点以及监测预报和研究需求,着眼于体现强降水过程的区域性、持续性和致灾性,并兼顾区域气候特征和普适性,建立区域持续性...
关键词:区域持续性强降水过程 指标 强降水阈值 
南海周边越赤道气流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和降水的联系被引量:4
《热带气象学报》2019年第4期504-516,共13页张妤晴 林爱兰 温之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5043、4153053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0601)共同资助
利用NCAR/NCEP-1再分析资料、NOAA的OLR资料以及GPCP降水资料等,通过功率谱分析、超前滞后回归等方法,对夏季南海周边105°E、125°E以及150°E三支越赤道气流进行了多尺度特征分析,重点探讨三支越赤道气流季节内振荡与热带大气环流异...
关键词:气象学 越赤道气流 多时间尺度 南海 环流 夏季降水 
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年际变化的关键海区及机制初探被引量:11
《热带气象学报》2018年第1期1-11,共11页谷德军 纪忠萍 林爱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5095);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4CB95390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1010403)共同资助
利用1958—2011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ERSST资料,采用Lanczos时间滤波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合成分析和交叉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年际变化的关键海区海温异常的来源与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前冬(12—2月)热带西南印...
关键词:南海夏季风爆发 年际变化 关键海区 机制 热带西南印度洋 热带西北太平洋 
集成物理统计模型在南海夏季风预测中的应用
《应用气象学报》2017年第5期579-588,共10页郑彬 李春晖 林爱兰 谷德军 何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953901);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70101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5095;41505067;41575043;41675096);广东省气象局科技研究项目(2013B07)
利用影响南海夏季风年际变化的主要气候现象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和对流层准两年振荡(Tropospheric Biennial Oscillation,TBO)相关的气候因子,提出了以过程判别函数确定物理过程的持续性,建立年际尺...
关键词: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对流层准两年振荡 物理统计模型 经验统计模型 南海夏季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