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英士

作品数:12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厦门市委更多>>
发文主题: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跨越式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开放潮》《求是》《厦门科技》《红旗文稿》更多>>
所获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厦门岛外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被引量:5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44-49,共6页贺东航 洪英士 
厦门市科技局2006年软科学课题<厦门岛外城乡一体化的政策与体制性问题研究>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厦门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特区城市,其城市化进程一直走在福建省甚至全国前列。但是,厦门岛内外的城市化进程却并不平衡,尤其是岛外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落后于岛内。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厦门岛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进程,深入分析了其中存...
关键词:厦门岛外 城乡一体化 政策 体制 
让农民享受工业化的成果
《求是》2007年第7期25-26,共2页洪英士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厦门市委、市政府在推进特区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三农”工作,让广大农民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实惠和成果,促进了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民群众 工业化 成果 享受 “三农”问题 “三农”工作 重中之重 特区发展 
从宏观经济走势看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战略
《开放潮》2006年第4期8-11,共4页洪英士 
扎实推进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建设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是中共厦门市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共福建省委七届七次全会通过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立足厦门实际,为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富民强市...
关键词:宏观经济走势 著名经济学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社科院 厦门 研究机构 “十一五”规划 
坚持以人为本 实施好“第二个趋向”——三论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战略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6年第2期7-10,共4页洪英士 
本文从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两个趋向”的重要论述的深切体会入手,结合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实践,对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进行总结和思考。厦门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抓住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
关键词:第二个趋向 跨越式发展 
龙头项目: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求是》2005年第19期47-48,共2页洪英士 
关键词:厦门经济特区 经济社会发展 龙头项目 引擎 优化经济结构 发展瓶颈 产业聚集 社会持续 户籍人口 
试论厦门对“三农”工作机制的创新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24-28,共5页洪英士 
作为经济特区的厦门,可以说在“三农”工作方面已经探索和闯出一条新路。厦门特区从建立健全“三农”工作机制入手,有效地调动了积极因素和发展要素,开创出“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三农 厦门 工作机制 成效 创新 
厦门村级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工作通讯》2004年第7期41-42,共2页洪英士 
我市共有295个行政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得益于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村级经济比内地显示出更加强劲的发展势头,集体财力不断增强,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应引以充分重视.
关键词:厦门市 福建 村级经济 农村 农业用地 基础设施建设 龙头企业 就业渠道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被引量:1
《求是》2003年第19期35-36,共2页洪英士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合作经济组织 生产经营方式 农产品市场 农业企业 农民收入 
发展新的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农民市场化组织程度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3年第2期7-10,共4页洪英士 
文章从理论分析和实践考察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发展新的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民市场化组织 程度的重大意义,总结出我国农业新的合作经济组织几种类型和发展趋势,探讨了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坚 持的几项基本原则,提出了加快发展新的...
关键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市场化组织程度 发展趋势 对策 
农业现代化对农村工作机制的要求
《红旗文稿》2003年第7期39-41,共3页洪英士 
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跨世纪发展的重要目标。总的来说,发展还很不平衡。实践证明,加强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自身规律的认识,并形成了一整套农村工作机制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要求,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一、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农村工作机制 市场机制 中国 农业保障机制 资金投入 龙头企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