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法清

作品数:10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豆草甸白浆土微肥增产效应测土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化农业》《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中国农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新模式的探讨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9期4218-4219,共2页刘春梅 王鹏 张兴梅 王孟雪 王法清 
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改进实验教学模式,增加实验类型,重视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对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在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数据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土壤农化分析 实验教学改革 新模式 
草甸白浆土有效磷的空间变异性被引量:4
《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第6期159-161,共3页陈宝政 蔡德利 王法清 殷雪 张之一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油安全生产的综合示范"(2006BAK02A25);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计划重点项目"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数据中心’的研究与开发"(GA06C101-03);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计划重点项目"数字农业示范区农田(地理)信息系统研究"(GB06B601-2)
土壤养分通常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且变异规律随土壤类型和养分的变化而变化。对黑龙江省密山市长期试验点的草甸白浆土0~20cm和20~40cm两层土壤有效磷的变异性通过经典统计学方法和地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分析。经典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
关键词:有效磷 空间变异 草甸白浆土 
不同大豆品种在养分吸收及产量上的比较被引量:13
《土壤肥料》2004年第3期41-42,共2页张兴梅 蔡德利 王法清 辛刚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对红丰11等四个大豆品种吸收利用氮、磷、钾养分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施肥一致的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对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不同,养分利用率也不同,导致产量的差异。以红丰11养分吸收量最多,表现产量最高。
关键词:大豆 品种 养分吸收 
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4-7,共4页张兴梅 张之一 王法清 
土壤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作物连作条件下,施肥各处理作物产量高于不施肥处理,且有机肥优于化肥,化肥优于秸秆还田。施肥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及N、P、K养分含量,施有机肥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显著。在小麦、玉米、大豆作物中,小麦连作条件下,...
关键词:化肥 有机肥 秸秆还田 长期定位试验 土壤养分 
微肥对大豆的增产效应被引量: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10-12,共3页张兴梅 郑玉龙 王法清 穆允良 孙庆德 
通过对891钛肥,活力素等微肥对大豆增产效应的研究,明确了各种微肥对大豆的肥效及其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891钛肥对大豆的增产效果最好,比CK增产12.9%,经济效益最高,投产比可达1︰13.1。活力素、北丰牌液肥及特多收也表现出较好的经...
关键词:微肥 大豆 增产效应 
硅酸盐菌剂对大豆的增产效应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36-39,共4页张兴梅 任淑娟 张莹 李奇中 王法清 
盆栽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硅酸盐菌剂对土壤钾的释放、大豆对钾的吸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田间小区试验硅酸盐菌剂22.5kg/hm2用量大豆增产效果较好,比不施硅酸盐菌剂增产8.0%,硅酸盐菌剂配合肥料钾增产效果更佳。
关键词:硅酸盐菌剂 大豆 钾素释放 增产效果 
几种微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现代化农业》1997年第2期14-15,共2页张兴梅 王法清 李淑珍 李秀文 李桂英 
关键词:玉米 微量元素肥料 增产 
白浆土供肥能力的试验
《现代化农业》1996年第11期18-18,共1页张兴梅 王法清 李国兰 
白浆土供肥能力的试验张兴梅,王法清,李国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密山158308)白浆土是黑龙江省主要土壤类型之一,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9%。白浆土具有黑土层薄、冷凉、板结、偏酸、粘重等特点,土壤肥力较低,农...
关键词:白浆土 供肥能力 土壤肥土 
三江平原潜育土土温与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其滞后现象的量化研究被引量:4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42-45,共4页南都国 赵良奇 王法清 
在三江平原潜育土上,进行了一年的土温和气温的日观测,经过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的解析,探讨了土温和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就土温的变化滞后于气温进行了定量化描述。
关键词:三江平原 潜育土 土壤温度 
白浆土上草木樨的磷肥效应初报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1991年第4期9-16,共8页商占果 赵顺才 侯雪坤 黎玉梅 王法清 
在白浆土上对草木樨进行了三年(1984—1986)磷肥试验。以亩施N素1kg作底肥,设每亩施磷肥(以P_2O_5计)0、1、3、6、9kg各处理组。施磷各处理组三年平均增产分别为13.7、33.7、41.0和45.0%,均达到极显著(α=0.01)水准。草木樨的品质也随...
关键词:白浆土 草木樨 磷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