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贵松

作品数:18被引量:25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推覆构造发育特征奥陶纪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天然气地球科学》《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新疆石油地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中元古界储层固体沥青地质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5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4期48-58,共11页黄军平 林俊峰 张雷 何文祥 李相博 徐耀辉 王雅婷 章贵松 王宏波 完颜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72117,41972122,41772099);国家油气重大科技专项(2017ZX05001-003;2017ZX05001005)。
通过野外踏勘和岩心观察,在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中元古界发现了大量储层固体沥青,其中寒武系储层固体沥青为首次发现。对储层固体沥青分布含量、显微特征、成熟度、成因及资源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奥陶系沥青含量为0.15%~2.38%,寒...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下古生界—中元古界 储层固体沥青 地质特征 勘探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下寒武统地层划分及沉积演化特征被引量:7
《岩性油气藏》2019年第4期13-20,共8页王宏波 郭玮 章贵松 井向辉 李相博 王菁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长庆油田5 000万吨持续高效稳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6E-0502)资助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下寒武统的地层发育特征与沉积演化规律,开展了大地构造背景分析、地层对比和岩相古地理研究。结果表明:①鄂尔多斯盆地南缘辛集组之下发育东坡组和罗圈组地层,为主要烃源岩系,可归属到下寒武统,TOC 质量分数为 0...
关键词:地层划分 沉积演化 东坡组 罗圈组 下寒武统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结构及早期沉积盖层演化被引量:47
《地学前缘》2019年第1期33-43,共11页包洪平 邵东波 郝松立 章贵松 阮正中 刘刚 欧阳征健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项目(2016ZX05004-006;2017ZX05008-005)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主要形成于太古宙—古元古代,岩石组成极为复杂,大多经历了较强的区域变质作用,变质程度一般达到了(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属变质程度较深的区域变质岩系,主要是各种片岩、片麻岩及变粒岩、石英岩、大理石及花岗片麻岩...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基底结构 沉积盖层  新元古代 长城系 蓟县系 
鄂尔多斯盆地中—新元古界勘探方向及潜力被引量:20
《天然气地球科学》2016年第12期2127-2135,共9页郝松立 孙六一 包洪平 刘刚 章贵松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1ZX05004-006);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项目"鄂尔多斯盆地重点勘探领域综合研究与风险勘探目标优选"联合资助
鄂尔多斯盆地中—新元古界勘探程度较低,石油地质基础条件认识薄弱,但勘探潜力不容忽视。本着向源勘探的思路,根据空间分布情况,提出鄂尔多斯盆地中—新元古界天然气勘探的3个方向。深部气源方向受目前研究程度的限制,不适合作为现实目...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中—新元古界 勘探方向 勘探潜力 烃源岩 
鄂尔多斯中-新元古代盆地构造初探被引量:2
《低渗透油气田》2015年第2期1-4,39,共5页章贵松 孙六一 刘刚 郭玮 雷鸣 
通过盆内钻井、盆缘露头资料,结合地震和重磁勘探成果,系统刻画了鄂尔多斯中-新元古代长城纪、蓟县纪、震旦纪末期盆地古构造。明确指出中-新元古代盆地构造经历了裂-坳-隆-坳4次重大构造变革.完成了从基底→长城纪陆内裂谷→蓟县纪...
关键词:盆地构造 构造变革 演化过程 中新元古代 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南段断层相关褶皱及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低渗透油气田》2010年第1期8-12,共5页章贵松 
大量露头观察和地震剖面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南段广泛发育断层传播褶皱、断层转折褶皱和断层滑脱褶皱,但具有明显地域性分布和深浅两个构造层次。马家滩地区因分布Tc,区域性滑脱层,具有深、浅两个构造层次,主冲断层上...
关键词:断层相关褶皱 分布 层次 类型 油气聚集 西缘 冲断带南段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冲断推覆构造带研究新进展
《低渗透油气田》2008年第1期7-14,共8页章贵松 张军 欧阳征健 任军峰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冲断推覆构造带由拗拉槽和被动陆缘演化而来,演化过程大体分为古生代统一伸展闭合、中生代南挤北坳最终;中断推覆的两种不同动力学体制和5个发展阶段。提出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冲断推覆构造带可划分为桌子山-贺兰山;...
关键词:沉积演化 冲断体系 祁连地体 华北陆缘地体 叠置结构 冲断推覆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 
贺兰山深部构造及其对浅部构造的响应过程被引量:12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8年第1期42-49,共8页白斌 周立发 张义楷 刘哲 杨文敬 刘新社 章贵松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973项目)(编号2003CB214601、2002CCC01400)资助
根椐实测贺兰山地区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含煤地层热解数据及石英脉中包裹体测温发现贺兰山地区热演化程度整体水平较高,相对邻区而言,明显具有异常地热场的特征。在分析航磁△T化极图、重力上延5km、10km等值线图后认为该区并不存...
关键词:鄂尔多斯西缘 深部构造 浅部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储层成岩作用被引量:41
《石油实验地质》2006年第6期518-522,528,共6页王宝清 章贵松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奥陶纪主要沉积环境为水下凸起一隆间洼地和(内)陆棚盆地。奥陶系由原始沉积的碳酸盐岩和岩溶角砾岩组成。溶蚀孔是最主要的孔隙类型,裂缝是重要的储集空间;孔隙度为0.02%~16.70%,平均为2.19%;渗透...
关键词:成岩作用 古岩溶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特征被引量:8
《低渗透油气田》2006年第3期34-39,共6页章贵松 张军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处于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秦祁褶皱带之间,经历了多阶段沉积演化,构造变形复杂,岩相古地理重建困难。本文通过大量地表露头和钻井剖面观察,采用盆地构造和盆地沉积充填相结合分析的方法,将鄂尔多斯盆地西部...
关键词:地层对比 沉积体系 岩相古地理 奥陶纪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