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成雁

作品数:17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行政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观演关系幻觉戏剧莎士比亚剧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西社会科学》《创新》《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族文化产业重释:差异性与共同性的辩证——以云南为例
《创新》2023年第4期60-68,共9页罗成雁 
云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中云南形象建构问题研究”(A2019QZ26)。
民族文化产业是依托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提供差异化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是在民族特色的差异性与文化共同性的辩证张力中发展的产业。随着文化语境的转变,民族文化产业差异化发展思路的局限性逐渐显露。以云南为例,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在...
关键词: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产业 差异性 共同性 云南 
表现主义戏剧角色机制的变革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94-98,共5页罗成雁 
云南艺术科学规划办一般项目"云南文化创意产业可参观性的生产研究"(A2016YB010);云南省委党校系统课题"文化治理视域下中国文化产业新兴参与主体研究"(2017XT16)
表现主义戏剧致力于表现梦、自我意识的活动,并将自我意识的各个侧面和冲突视觉化,探寻自我的主观之路。其分裂的自我瓦解了同一性的角色,并打破了传统戏剧主角-配角的模式,深化了对戏剧角色的探寻。这不仅让戏剧角色获得了可变形的能...
关键词:表现主义 戏剧 角色机制 
论19世纪末写实主义戏剧与情节剧的旁观者被引量:1
《艺术探索》2018年第2期123-128,共6页罗成雁 
19世纪末的写实主义戏剧与情节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情节剧既是写实主义戏剧发展的基础,又是写实主义戏剧的批判对象。为了克服剧场的局限性,写实主义戏剧吸收了情节剧情节编制的手法。情节剧也在写实主义戏剧的影响下,将塑造旁观者...
关键词:写实主义戏剧 情节剧 情节 旁观者 
叙事剧可争议的行动与参与性观演关系
《戏剧文学》2017年第10期67-73,共7页罗成雁 
皮斯卡托和布莱希特的叙事剧发展了表现主义戏剧场景剧对争论的探寻。通过叙事这一争论策略的引入,叙事剧打破了戏剧有机情节的绝对性和封闭性,使观众、演员共同参与争论成为可能。同时,叙事剧在将戏剧行动历史化的过程中,揭露了社会性...
关键词:叙事剧 叙事 争论 参与性观演关系 
先锋派戏剧的“事件”与参与性观演关系变革被引量:3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16-20,共5页罗成雁 
云南省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云南文化创意产业可参观性的生产研究";项目编号:A2019YB010
20世纪初,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残酷戏剧等西方先锋派戏剧的理论与实践,致力于变革19世纪末情节剧和现实主义戏剧有机情节编制旁观者的观演关系结构模式。先锋派戏剧以震惊性事件,强调观众当下的在场性,将观众从有机情节的...
关键词:先锋派戏剧 事件 参与性观演关系 
布莱希特“间离”理论的视觉机制被引量: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7期151-155,共5页罗成雁 
云南省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云南文化创意产业可参观性的生产研究"(A2019YB010)阶段性成果
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是对现实主义戏剧二分、旁观者视觉机制的变革。"间离"即历史化突出了人和行动的社会性、历史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暂时性和可变性,这为观众、演员批判性地观看、介入提供了前提条件。"间离"是观众、演员、角色三者之...
关键词:布莱希特 间离效果 视觉机制 参与性 
20世纪初西方先锋派戏剧的语言变革与参与性观演关系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87-92,共6页罗成雁 
20世纪初,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残酷戏剧等西方先锋派戏剧的理论和实践,从变革戏剧语言入手,致力于破除现实主义"第四堵墙"旁观者观演关系结构模式的钳制。先锋派戏剧的理论与实践试图通过解放语言、自动写作等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先锋派戏剧 语言变革 参与性观演关系 
象征主义戏剧参与性观演关系的变革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177-181,共5页罗成雁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一般项目(A2016YBZ0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当写实主义戏剧和剧场旁观者观演关系结构模式确立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之时,象征主义戏剧率先反思写实主义旁观者模式的问题,并进行参与性观演关系的变革。从"不可见世界"的真实对客观可见世界真实的质疑开始,从分析...
关键词:象征主义戏剧 旁观者 参与者 变革 
作为画框的“第四堵墙”与旁观者观看模式的确立被引量:1
《文化研究》2016年第4期207-223,共17页罗成雁 
2016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规划立项一般项目“云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可参观性的生产研究”(A2016YBZ010)的阶段性成果
戏剧和剧场普遍的"第四堵墙"模式,是在19世纪末随着写实主义戏剧理论和剧场实践才逐步确立下来的。"第四堵墙"作为画框,为细节真实地再现社会画面提供了表征典型化运作的空间。写实主义戏剧在塑造完美图像的旁观者过程中,改造了文...
关键词:写实主义戏剧 第四堵墙 画框 旁观者 
二十世纪初西方先锋派戏剧对角色的变革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6年第12期70-75,共6页罗成雁 
先锋派戏剧试图瓦解二分、旁观的观演关系建制,打破了认同的观演机制和主体同一性的幻象,提供了一种生成性、参与性的观演关系组织模式,是对参与性、介入性美学的积极探索。
关键词:先锋派戏剧 角色 认同 参与性观演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