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鲜艳

作品数:16被引量:17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苜蓿牧草紫花苜蓿化感作用浸提液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外来入侵植物光梗蒺藜草开花与结实特性研究被引量:9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2期83-88,共6页贾鲜艳 李青丰 徐军 
国家水专项-灌区退水污染湿地生态修复与沟渠回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ZX07212-003)
通过观测光梗蒺藜草花器结构发现刺苞内有1枚~3枚或更多小穗,每小穗由2朵小花构成,第1小花是两性花,第2小花是雄花或中性,属于少有的雄花两性花型;两性花的花药极显著地小于雄性花的,但花粉活力一致,两性花在旗叶鞘包被下开放实现严格...
关键词:光梗蒺藜草 开花特性 结实特性 
不同播期及密度对草原3号苜蓿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5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1期93-98,共6页贾鲜艳 张众 庞敏娜 杨风龙 潘永刚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优良牧草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与示范"(20101405)和"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奶牛高效养殖高蛋白饲草种植技术整村集成模式示范";科技部"优质苜蓿草产业化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09GJA40031)
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牧草试验地进行了不同播期及密度对草原3号苜蓿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对不同播期及密度处理的株高、物候期、根颈粗、分蘖芽数、越冬率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播种密度越大,播期越晚,苜蓿生长越缓慢...
关键词:苜蓿 草原3号苜蓿 播种期 播种密度 
紫花苜蓿浸提液对受体牧草种子发芽的影响被引量:8
《中国草地学报》2011年第6期107-112,共6页贾鲜艳 张晓峰 海棠 齐天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61026);内蒙古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项目
试验采用生物检测法,研究紫花苜蓿根、茎、叶、土壤浸提液对蒙古冰草、红豆草、新麦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紫花苜蓿根、茎、叶、土壤浸提液对不同受体牧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很大,根、茎、叶...
关键词:苜蓿 化感作用 发芽 
河套灌区盐碱地植物种类组成研究被引量:11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4期78-82,共5页贾鲜艳 吴宏宇 李霞 伏兵哲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科技攻关项目(2001-0705)
通过对内蒙古河套灌区不同类型盐碱地上植物种类的实地调查,统计出该地区盐碱地上分布的植物种共11科37属48种,其中禾本科、豆科、藜科和菊科植物的种类较多,约占整个盐碱地植物种类的65%。同时对轻中重3类盐碱地的植物进行了归类统计,...
关键词:河套灌区 盐碱地 植物种类 
牧草和饲用玉米施用微肥的生理效应及增产机理研究被引量:1
《内蒙古草业》2004年第3期12-14,共3页程渡 索培芬 贾鲜艳 马静 崔鲜一 彭玉梅 
当前微肥品牌众多 ,课题组经 2 0 0 0~ 2 0 0 3年初步筛选出通用的 3个剂型 ,在牧草 (苜蓿、羊草 )和饲用玉米上进行喷施处理 ,研究表明 ,植物光合作用增效剂的增产增益效果最佳 。
关键词:牧草 饲用玉米 微肥 施肥 生理效应 增产机理 
老芒麦种子产量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1
《内蒙古草业》2004年第2期44-44,53,共2页贾鲜艳 斯琴高娃 王月琴 
作者对旱作条件下优良牧草老芒麦 (ElymussibiricusL )种子生产器官 ,包括穗、小花数量以及种子数和干粒重进行了观测 ,并分析了这些指标与种子产量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种子 /小穗与种子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其次是穗 /m2 和小花 /小穗 。
关键词:老芒麦 种子产量 影响因子 逐步回归 
浑善达克地区草场沙漠化原因与防治对策被引量:17
《中国草地》2004年第1期69-72,共4页贾鲜艳 海棠 王月琴 
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发展趋势和现状的分析,认为沙地的基质条件、脆弱的生态系统以及连续多年的超载过牧是沙漠化产生的根本原因,防治沙漠化是一项以提高土地生产力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目标的系统工程。
关键词:浑善达克地区 草场 沙漠化 防治对策 沙地 生态系统 土地生产力 产业结构调整 
矿业废弃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被引量:67
《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第4期172-175,共4页卫智军 李青丰 贾鲜艳 杨静 
内蒙古自治区"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10607)
未经治理的矿业废弃地是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重大隐患,所带来的后果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矿业废弃地植被自然恢复是极其缓慢的,科学合理的人工植被建植大大地加速了这一过程,特别是人工生态体系模式的建...
关键词:矿业废弃地 植被恢复 植被重建 人工生态体系模式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乌兰布和沙漠人工绿洲边缘植物群落演替趋势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被引量:7
《水土保持研究》2002年第3期179-180,184,共3页高凌岩 贾鲜艳 张伟华 
对乌兰布和沙漠北缘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实习基地 5年的植被数量变化分析 ,结果表明 :天然植物群落虽然没有发生演替 ,但其波动的趋势是向着逆行方向进行的。其原因主要在于该地区人口增加之后开垦土地面积的增加和牲畜数量增加带来的放...
关键词:乌兰布和沙漠 人工绿洲边缘 植物群落演替趋势 可持续发展 
不同利用方式下短花针茅草原生物量的形成规律被引量:1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S1期117-124,共8页韩国栋 贾鲜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批准号 :30 0 6 0 0 5 6 );内蒙古自治区教委重点领域项目 (批准号 :ZL 980 0 5 )
在内蒙古包头市达茂联合旗哈雅教学牧场 ,采用随机区组法对短花针茅草原在不同刈割时期、次数和高度下的生物量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 ,旨在探索短花针茅草原的合理利用方式 ,为草原放牧畜牧业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短花针...
关键词:短花针茅草原 刈割时期 刈割次数 刈割高度 生物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