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丽亚

作品数:5被引量:1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川东北雷口坡组层序地层特征层序地层中新统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哥伦比亚Llanos盆地中部始—中新统Carbonera组层序地层特征被引量:4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3年第1期79-85,6-7,共7页林水城 傅恒 达丽亚 曲炳昌 周瑞琦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岩石地层、测井地层、地震地层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将Llanos盆地中部始—中新统Carbonera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4个层序均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缺失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发育内陆棚~前三角洲泥...
关键词:Llanos盆地 Carbonera组 层序地层 沉积体系 
川东北三叠系雷口坡组与须家河组界线微球粒的发现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2年第2期49-51,共3页刘雁婷 傅恒 陈骥 孙先长 达丽亚 刘欣 孙利川 岳文成 
在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雷口坡组与须家河组地层界线处首次发现微球粒。这些微球粒呈单球体,形状为实心圆球状,直径3~4μm。微球粒成分为硅质球,可见溶蚀结构,推测研究区在中、晚三叠世之交可能发生过陨击事件,为研究四川盆地三叠纪海陆演...
关键词:微球粒 雷口坡组与须家河组界线层 三叠系 川东北 
四川盆地北部元坝地区雷四上亚段埋藏成岩作用分析被引量:1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2年第1期7-12,79,共6页达丽亚 傅恒 李秀华 朱建敏 阮何文 
以显微薄片观察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薄片能谱、元素kσ面分布以及阴极发光等分析手段对四川盆地北部雷四上亚段古风化壳储层主要埋藏成岩作用的类型、特征、成因及对储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本区雷四上亚段风化壳储层...
关键词:四川盆地北部元坝地区 雷四上亚段 埋藏成岩作用 破裂作用 胶结作用 溶蚀作用 
川东北Y地区雷口坡组古岩溶辨识标志被引量:3
《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第4期120-126,共7页刘雁婷 傅恒 陈骥 刘欣 达丽亚 
川东北Y地区三叠系雷口坡组沉积后,受三叠纪印支I幕运动的影响,Y地区抬升,缺失部分上三叠统、部分中三叠统,与上覆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呈区域性平行不整合接触,接受大气淡水淋滤,为古岩溶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对研究区钻井资料、测...
关键词:川东北 雷口坡组 古岩溶 辨识标志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固体沥青的形貌特征与成因分析被引量:3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1年第1期72-79,共8页李胜勇 傅恒 李仲东 李秀华 达丽亚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川东北某地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储层固体沥青时,发现固体沥青与显微镜下的无定形、它形充填构造不同,按其外形可分为皮壳状、葡萄状、瘤状、蠕虫状和柿饼状5种类型。其中皮壳状、葡萄状沥青分布在飞仙关组,瘤状、蠕虫...
关键词:长兴组 飞仙关组 固体沥青 形貌特征 川东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