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良德

作品数:48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更多>>
发文主题:党建工作中国共产党民工区域经济党建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党政论坛》《经济展望》《现代企业经营》《上海城市发展》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共和国工业长子转变为现代服务业长子——上海市杨浦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带动旧区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第12期54-56,共3页道良德 张天明 缪宇声 
上海市杨浦区是我国老工业城区。进入新世纪以来,杨浦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为主题,大力推进城区功能从“传统工业杨浦”向“知识创新杨浦”转型,加快旧城区改造,吸引和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取得了可喜成...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传统工业 杨浦区 上海市 现代服务业 转型发展 共和国 长子 
以经济增长转型实现上海郊区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
《上海农村经济》2007年第3期12-16,共5页郭玉林 道良德 高骞 
目前,上海郊区经济正处在发展的重要关口。2005年以来,由于受宏观调控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上海郊区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明显下滑,增长势头有所减弱。虽然问题的核心是由地根收紧所引发的,但却暴露出原有的以土地拉动经济的郊...
关键词:经济可持续发展 上海郊区 经济增长转型 宏观调控政策 现代物流业 商贸旅游业 郊区经济 经济指标 
上海循环经济的突破口——上海再生资源利用的潜力与前景
《经济展望》2006年第11期193-193,共1页道良德 
现在我们面临着三个问题,第一就是我们国家资源消耗浪费严重,第二个就是生态环境的恶化难以遏止,第三个问题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已经超过了警戒线。
关键词:再生资源利用 循环经济 上海 潜力 资源消耗 生态环境 贫富差距 警戒线 
上海创意经济崛起的战略意义
《上海城市发展》2006年第6期30-31,共2页道良德 道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意经济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从全球的视角来看,发展创意经济早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择。伦敦、纽约、东京都把创意经济的发展作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
关键词:创意经济 经济崛起 上海 城市竞争力 世界经济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中心城市 资本资源 
深圳力举“十一五”人才战略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第4期13-15,共3页道良德 
党中央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在人才。对上海来说,要进一步做好加快自身发展与主动服务全国这两篇大文章...
关键词:人才战略 “十一五” 深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城市国际竞争力 善于学习 科学技术 主动服务 联动发展 人才队伍 
走进乡村 学习理论——记一次难忘的党支部组织生活
《上海机关动态》2006年第4期26-27,共2页道良德 
周末的下午.为了加深对党在新时期执政为民理论的理解。支部以组织生活的方式来到“上海市文明村”、地处西郊的江桥镇太平村学习调研。
关键词:组织生活 学习理论 党支部 乡村 执政为民 新时期 文明村 上海市 太平村 
创意上海
《上海城市发展》2006年第1期46-47,共2页吴明智 道良德 
创意产业的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其代表人物是创意经济的先驱、著名德国经济史及经济思想家熊彼得(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
关键词:创意产业 经济思想家 上海 工业革命 萌芽阶段 代表人物 经济史 
科学规划人才战略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上海机关动态》2006年第1期10-11,共2页道良德 张天明 
人才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深圳一开始就把引进、培育、使用人才作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尝到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甜头。深圳高校、研究院所少.但创新型企业多、自主品牌多.得益于引进人才和创造人尽其才的创新创业氯围环境。深...
关键词:人才战略 经济社会发展 科学规划 创新型企业 引进人才 决定性因素 城市竞争力 第一资源 城市发展 使用人才 
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文明城区——黄浦区创建文明城区的实践与启示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5年第11期47-48,共2页道良德 顾红基 
关键词:文明城区 黄浦区 和谐发展 现代化 实践 社区建设 城区工作 目标明确 整体推进 
正确把握“和谐社会”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29-31,共3页道良德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决定首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我们党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作为领导干部如何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中央提出的关于建立和谐社会的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和谐社会 中国 领导干部 社会阶层 社会安全 社会稳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