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海斌

作品数:10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日报更多>>
发文主题:媒体融合党报记者驻地记者善治政府治理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江西》《宜春学院学报》《理论导报》《传媒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危机引导策略研究——基于江西网络舆情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
《传媒评论》2025年第4期77-79,共3页邹海斌 
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专题项目研究成果。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信息真伪难辨,给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江西发生的网络舆情危机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网络舆情危机引导面临的困境,包括信息传播失控、负面情绪蔓延和危机应对滞后等...
关键词:社交媒体 网络舆情 舆论引导 
国际传播视野下,如何才能讲好一个故事——以江西日报长篇报告文学《救援,跨越山河万里》为例
《传媒评论》2024年第1期53-55,共3页邹海斌 谢蓬勃 
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和18时24分,土耳其先后发生两次震源深度20公里的7.8级地震。这是土耳其自1939年以来遭遇的最大地震,波及叙利亚、黎巴嫩、塞浦路斯、希腊、伊朗等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在这场地震大灾难...
关键词:长篇报告文学 救援队 地震救援 江西日报 人道主义救援 传播效果 震源深度 大灾难 
媒体人在典型报道中的角色转换
《理论导报》2023年第12期26-31,37,共7页邹海斌 
做好新时代典型报道,是讲好中国故事、凝聚奋进力量的重要课题。在典型报道中,要高度重视媒体人的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好媒体人的专业优势,转变采访作风,更贴近、更深入地讲好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鲜活地报道好新时代的先进典型,让典型人...
关键词:典型报道 媒体人 角色 人物叙事 副刊作品 
支撑起深山孩子的希望——记全国道德模范支月英
《当代江西》2021年第12期88-91,69,共5页邹海斌 蔡卓凡 
支月英回来了,支月英从北京回来了。山里人熟悉的身影,再次匆匆地出现在泥洋村到白洋教学点那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这位全国道德模范,深秋时节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像以往一样,在北京的几天里,支月英的心一直牵挂着白洋...
关键词:教学点 飘飘洒洒 深秋时节 全国道德模范 奉新县 老师 想念 孩子 
增强“四力”讲好身边故事
《中国报业》2019年第17期72-73,共2页邹海斌 
在融媒时代,党报驻地记者提升融媒能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把握主旋律,从'四力'抓起,从新闻实践做起,充分用好融媒传播手段,讲好身边故事,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践行“四力” 中国故事 媒体融合 驻地记者 
用正能量新闻聚合读者和粉丝——一名党报记者的媒体融合实践
《中国报业》2017年第23期72-73,共2页邹海斌 
在媒体融合中,党报记者要心中有导向,眼中有民生,要主动担当,密切联系群众,用正能量的新闻聚合读者,黏合粉丝,展现记者在这个时代的作为。本文是一名党报记者的媒体融合实践。
关键词:媒体融合 党报记者 媒体导向 传递正能量 
做好“暖新闻” 做活“暖媒体”——一名党报记者的融媒体实践被引量:2
《中国记者》2016年第5期52-53,共2页邹海斌 
媒体融合进程中,以党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优势在哪里?本文从《江西日报》与江西手机报融合实践中的一个方面,即通过大量报道"暖新闻",做一个负责任的"暖媒体",回答了这一问题。其实,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责任为纲"和"内容为王"。
关键词:江西日报 手机报 媒体融合 暖新闻 媒体责任 
我国公民网络参政与政府治理改善被引量:4
《新视野》2011年第5期47-50,共4页魏星河 邹海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KS057)
在互联网中优化政府与公民关系是21世纪中国的伟大实践,是历史潮流发展的必然要求。网络时代需要网络思维。对政府而言,要善待公民的网络参政,团结网络参政群体中可以团结的力量,走网络问政之路,加大互联网言论分流力度。对公民而言,要...
关键词:公民网络参政 政府治理 善治 
从《中华新闻报》倒闭看行业报刊转企改制趋势
《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第S1期98-99,共2页邹海斌 
2009年8月28日,《中华新闻报》发布停刊清算公告,这是迄今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中华新闻报》的倒闭,在中国报刊业界引发震动。通过深层分析可以看到,这家报纸倒闭有自身经营不善,更有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在传媒业外部...
关键词:中华新闻报 报刊转企改制 导向正确 行业报刊生存与发展 
驻地记者“三贴近”优势及方法选择
《宜春学院学报》2007年第S1期55-56,共2页邹海斌 
针对党和人民群众对新闻宣传提出的"三贴近"要求,本文从党报驻地记者这一特殊新闻力量发挥自身的"贴近"优势,强化"三贴近"意识,加强"三贴近"实践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三贴近 驻地记者 贴近意识 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