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玉龙

作品数:7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双河油田聚合物驱后聚合物驱下二门油田采收率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石油地质与工程》《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油气田地面工程》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界面张力降低速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年第2期22-24,共3页李洪生 钟玉龙 张连锋 王辉 梁杨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双河油田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综合应用研究"(P0706)部分研究成果
在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中,存在着两种界面张力,即平衡界面张力和瞬间界面张力。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稳态值的高低关系到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能力,仅仅是油/水界面张力瞬间超低,而平衡界面张力达不到超低,将难以获得较高的采收率;界面张力降低...
关键词:界面张力 二元体系 采收率 表面活性剂 实验 
双河油田北块Ⅰ5、Ⅱ1-3层系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被引量:4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年第4期54-57,共4页李洪生 钟玉龙 梁杨 白新潮 王艳霞 张连锋 
应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密闭取心方法,结合油藏动态分析、动态资料测试等方法,分别从平面、纵向和层内对双河油田北块Ⅰ5、Ⅱ1-3层系目前剩余油进行三维定量化描述。结果表明:平面上剩余储量主要集中在含水大于90%的区域内,在层系...
关键词:双河油田 聚合物驱 剩余油 数值模拟 密闭取心 含水率 采出程度 
二次聚合物驱平面仿真物理模型驱替实验被引量:3
《油气田地面工程》2010年第2期8-10,共3页钟玉龙 李洪生 侯吉瑞 张连锋 胡书奎 
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2007年科技项目"下二门H2Ⅱ;Ⅲ二次聚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2007-024)部分研究成果
通过二次聚合物驱平面仿真物理模型驱替实验研究表明,一次聚驱后进行二次聚合物驱能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幅度在5.6%~7.2%之间,增加聚合物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平面物理模型采收率。下二门油田H2Ⅱ油组于2006年8月开展了高浓度二次聚驱矿...
关键词:下二门油田 二次聚驱 物理模型 采收率 驱替实验 
下二门油田H2Ⅱ油组二次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现场应用被引量:10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9年第6期286-289,共4页李洪生 钟玉龙 董文龙 周生友 赵春旭 
下二门油田H2Ⅱ油组非均质性严重,一次聚驱后采出程度、含水均相对较低。为进一步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最终采收率,提出在H2Ⅱ油组开展高浓度二次聚合物驱矿场试验。通过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表明:一次聚驱后进行二次聚合物驱替,能...
关键词:下二门油田 聚合物驱 提高采收率 波及体积 
取心研究双河油田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被引量:9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年第2期72-73,共2页李洪生 钟玉龙 李宏丽 关涛 张云峰 
根据双河油田北块Ⅰ5Ⅱ1-3层系、Ⅱ4-5层系聚合物驱后钻取的K311取心井资料,分析了聚合物驱后油层水洗状况、油层动用情况及剩余油分布特征。分析认为,聚合物驱后油层水洗严重,平均驱油效率高,剩余油分布十分零散,进一步挖掘聚合物驱后...
关键词:双河油田 聚合物驱后 取心 驱油效率 剩余油 
双河油田高温聚合物驱综合调整技术被引量:4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年第1期44-45,48,共3页钟玉龙 李洪生 王建军 满强 代亚宏 马艳 
针对双河油田高温聚合物驱应用情况,结合实际油藏地质特点,实施了聚合物驱井网优化技术、油层改造技术、注聚全过程调剖技术、动态调配技术等相应的综合调整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对改善高温聚合物驱开发效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双河油田 高温聚合物驱 综合调整 井网优化 调剖 动态调配 
无源微地震法储层裂缝监测技术在双河油田的应用被引量:2
《河南石油》2005年第3期71-73,i005,共4页沈德梅 李润华 钟玉龙 闫海霞 梅智勇 魏宏 
利用无源微地震波储层裂缝监测技术,从裂缝分布、走向以及地应力的方向等角度出发,总结出了双河油田江河区Ⅶ油组下层系裂缝发育规律,继而分析了裂缝研究结果在Ⅶ油组下层系注采调整、动态调配以及提高注水效果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微地震 储层 裂缝监测技术 地应力 双河油田 注水开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