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刚

作品数:15被引量:19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主题:湖滨带太湖太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沉水植物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环境工程技术学报》《中国环境监测》《环境工程》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日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快渗一体化设备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2
《环境工程》2017年第5期44-47,72,共5页林明 李建 骆灵喜 孙明利 梅立永 陈小刚 
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项目(SF20160021);深圳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S2014000700012)
针对农村污水的特点,结合湖北十堰地区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案例,分析了以人工快渗技术为核心的一体化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运行效果和工艺优势。经过实际运行监测,工程处理出水主要水质指标可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
关键词:人工快渗 一体化设备 农村污水处理 工程应用 
沉水植物水槽对农村水体净化效果与机制的模拟被引量:4
《湖泊科学》2016年第6期1274-1282,共9页赵建成 杨扬 钟胜强 李锟 陈小刚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1B07)资助
实验设计中试水槽装置,模拟研究2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nerticillata)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对农村水体的净化效果,并探讨沉水植物在水体氮、磷去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沉水植物系统均能显著降低水体中总氮、铵态氮、硝态氮...
关键词:沉水植物水槽 有植物区 无植物区   农村水体 轮叶黑藻 苦草 
生物操纵理论在浅水湖泊治理应用中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2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年第6期158-160,共3页吴锋 赵建成 陈小刚 黄静 李珊珊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5ZX07203-007)
水域富营养化现象已经成为中国及世界范围内一个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利用生物操纵法在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和浅水湖泊的生态修复中具有较为广泛的探索应用,也取得一定的治理成效。文章综述了生物操纵的产生和发展,分析生物操纵(biomanipul...
关键词:生物操纵 浅水湖泊 沉水植物 虑食性鱼类 双壳贝类 
流域污染源治理的工程体系构建被引量:5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6年第2期180-186,共7页陈小刚 叶春 李春华 李锟 王丁明 赵建成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1-009)
传统的污染源治理往往只注重点源,而在面源及湖泊内源污染治理方面明显存在不足,亟需转变思路与方法,统筹考虑全流域污染源的治理。因此,以流域整体为控制单元,提出科学构建系统的、立体的、多级别的"管、治"并重的流域污染源治理工程体...
关键词:污染源 流域 全过程 工程体系 
太湖湖滨带藻密度与水质、风作用的分布特征及相关关系被引量:18
《环境科学研究》2013年第12期1290-1300,共11页李春华 叶春 张咏 赵晓峰 孔祥龙 陈小刚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101-009,2012ZX07101-009)
为研究太湖湖滨带水体藻密度、水质及风作用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0年春、夏季调查了太湖湖滨带的水质、藻密度,同时结合风级、风向等数据,运用偏相关法分析了藻密度分布与水质、风作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春季湖滨带水体藻密度低于夏季...
关键词:湖滨带 太湖 藻密度 时空分布 水质 风作用 分布 
应用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太湖湖滨带水质被引量:12
《中国环境监测》2013年第5期91-97,共7页赵晓峰 叶春 李春华 陈小刚 张娟 王博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101-009)
以2009年12月和2010年4、8月的全太湖湖滨带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以TN、TP、NH3-N、COD Mn、DO为评价指标,采用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对太湖湖滨带水质进行评价。水质指标基本信息显示,NH3-N冬季、春季空间变异较大,TP夏季空间变异较大;单...
关键词:水质标识指数 水质评价 湖滨带 太湖 
草林复合植被缓冲带结构功能及净化机理研究综述被引量:8
《中国水土保持》2013年第6期39-42,共4页王秋光 李永峰 李春华 叶春 陈小刚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1-009)
草林复合植被缓冲带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治理措施,广泛应用于生态保护、环境改善领域,通过植物吸收、土壤吸附、微生物降解等作用而具有保持水土、净化污染物、调节微气候、丰富物种多样性等功能。对国内外关于草林复合植被缓冲带的研究...
关键词:草林复合缓冲带 结构功能 净化机理 建设与管理 
太湖湖滨带类型划分及生态修复模式研究被引量:35
《湖泊科学》2012年第6期822-828,共7页叶春 李春华 陈小刚 焦向丽 卢少勇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09ZX07101-009)资助
太湖湖滨带岸线总长405 km,73%以上被防洪大堤所包围,其余部分临近山体,属于典型的大堤型湖滨带.按照湖滨带地形地貌分为大堤型、山坡型、河口型三类,根据水文条件和露滩情况,又将大堤型分为长期露滩、间歇露滩、无滩地型,山坡型分为有...
关键词:生态修复 湖滨带 分类 太湖 
太湖湖滨带植物恢复方案研究被引量:15
《中国水土保持》2012年第7期35-38,共4页李春华 叶春 陈小刚 金相灿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101-009)
太湖湖滨带植物的分布受堤岸及风浪的影响严重,植物恢复工程是湖滨带生态修复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太湖湖滨带的特点,确定了植物恢复物种选择的原则:植物对生境的适应性、优先选择本地植物种、参照原有的土著植物群落结构进行植物配置...
关键词:植物恢复 生态修复 湖滨带 太湖 
大堤型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状态驱动因子--以太湖为例被引量:12
《生态学报》2012年第12期3681-3690,共10页叶春 李春华 王秋光 陈小刚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101-009)
湖滨带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和改善水环境功能具有积极作用。由于防洪需要,我国许多湖泊在湖滨带中修建了防洪大堤,防洪大堤对湖滨带生态系统的影响还缺乏研究,识别引起大堤型湖滨带生态健康退化的驱动...
关键词:驱动因子 生态退化 生态系统健康 湖滨带 太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