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璞

作品数:31被引量:581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主题:造山带大别山北麓新元古代石炭系大地构造意义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地质学报》《地质论评》《高校地质学报》《科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展望被引量:13
《中国地质》2013年第1期61-73,共13页葛肖虹 马文璞 刘俊来 任收麦 袁四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B070601)资助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是对中国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理论概括,回答所研究地区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及其在地质历史上的演变。中国占据亚洲东部环太平洋与特提斯构造域结合部位,在过去4亿年期间由具有不同地壳结构、生物地理区系和演化历史的地...
关键词:区域大地构造学 全球构造理论 研究展望 学科交叉 
对中国大陆构造格架的讨论被引量:66
《中国地质》2009年第5期949-965,共17页葛肖虹 马文璞 刘俊来 任收麦 刘永江 袁四化 王敏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72157和40272099)资助
大陆动力学的理论与研究开启了人们一个新的思路:在确认中国大陆构造格架、划分构造单元时,除了前寒武纪基底、南华—印支期生物地层格架以外,不能不考虑中-新生代以来重大的陆内变形事件所产生的陆内变形(大型走滑断裂、推覆构造、挤...
关键词:中国大陆构造格架 陆内变形改造 构造复位 西域板块 中亚挤出构造 
闽西南晚三叠世文宾山组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3
《现代地质》2009年第2期246-255,共10页王果胜 何付兵 朱卫平 马文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129)
日益增多的资料表明中国东南沿海并不是后加里东地台,而是由不同地块拼贴而成。闽西南晚三叠世文宾山组具有类磨拉石沉积特征,其盆地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信息,可以为了解盆地源区组成及其变化及区域构造演变过程研究提供约束。闽西...
关键词:U-PB测年 碎屑锆石 文宾山组 晚三叠世 闽西南 
闽西南晚古生代─早三叠世沉积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1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期87-91,共5页王果胜 马文璞 朱卫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2129)
闽西南晚古生代-早三叠世具有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建造特征,被动大陆边缘大陆坡向南倾斜,大田、漳平一线相当于当时陆坡下部的位置,沉积盆地中心位于大田-龙岩-永定一带,具有北、南两个方向的物质来源。闽西南晚古生代古生物有特提...
关键词:晚古生代-早三叠世 沉积建造 被动大陆边缘 闽西南 
闽西南下三叠统溪口组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6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5期543-547,共5页王果胜 马文璞 朱卫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2129)
闽西南下三叠统溪口组中的硅质岩SiO2含量的变化范围为57%~68%,Si/Al=3.4~5.7,远远低于纯硅岩的Si/Al(80~1 400),表明这些硅质岩中含较高比例陆源泥质沉积物。硅质岩样品w(Al2O3)/w(Al2O3+Fe2O3)=0.61~0.79,w(Lan)/w(Ybn)值...
关键词:硅质岩 地球化学 溪口组 闽西南 
东北亚南区中—新生代大地构造轮廓被引量:63
《中国地质》2007年第2期212-228,共17页葛肖虹 马文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2099;49772157)资助。
东北亚南区是西太平洋构造带、北美大陆板块(或鄂霍次克板块)与中亚造山带、中朝、扬子板块等交汇部位,在泛大陆(Pangaea)拼合、裂解的宏观背景下中—新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次构造事件的叠加,构造面貌比较复杂。包括朝鲜半岛在内,许多中—...
关键词:陆块构造归属 南北大陆汇聚 地壳-岩石圈减薄 盆-山结构 现今地貌格架 
北淮阳东段变质构造地层的古构造环境被引量:5
《现代地质》2005年第2期217-223,共7页王果胜 马文璞 徐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9902017)。
关于大别山北麓北淮阳东段原佛子岭岩群的古构造环境问题, 存在着认识分歧, 其主要原因是将形成构造背景与地质演化历史本不相同的不同构造地层单元混在了一起, 不加区分地进行古构造环境分析。根据构造变形、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的...
关键词:古构造环境 变质构造地层 北淮阳构造带 
关注三维交切构造——出露地表的大陆岩石圈构造解耦面被引量:2
《地质通报》2004年第9期940-946,共7页马文璞 王果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902017)资助。
大陆内部弥散性的变形表明经典板块构造理论未能阐述大陆构造。矿物变形的实验室研究结果、岩石流变学性质随深度改变和地震测深剖面资料都提示大陆岩石圈具有三明治式的强度包络面。任纪舜、张国伟和钟大赉分别把岩石圈不同深度层次的...
关键词:三维交切构造 深部地质 构造解耦 
北淮阳带东段变质构造地层早期构造变形及其区域地质意义被引量:9
《地学前缘》2004年第3期83-90,共8页王果胜 宋鸿林 马文璞 刘文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 990 2 0 1 7)
北淮阳构造带位于大别造山带北缘 ,其中东段安徽境内变质构造地层佛子岭岩群对北淮阳带区域构造研究至关重要。研究表明 ,以原黄龙岗岩组为界 ,佛子岭岩群上、下部早期构造变形明显不同。佛子岭岩群下部郑堂子岩组、仙人冲岩组、祥云寨...
关键词:北淮阳构造带 变质构造地层 佛子岭岩群 构造变形 
日本在亚洲前沿的构造定位及其对中国东部区域构造的含义被引量:9
《地质通报》2003年第3期192-199,共8页马文璞 陆松年 王果胜 
日本列岛是晚古生代以来洋、陆沿活动陆缘汇聚及南来地体拼贴的产物,在日本海中新世张开以前曾是亚洲大陆的一部分,因此其历史对于完善东亚显生宙后期的构造演化记录是极为可贵的。本文在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1)日本列岛主体是中...
关键词:日本列岛 亚洲前沿 构造定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