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明

作品数:5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馆更多>>
发文主题:风筝民俗活动苗族龙文化文化现象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读者(原创版)》《美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苗龙文化现象浅析
《缤纷》2017年第5期70-74,共5页马立明 
“苗龙”主要流传于我国贵州黔东南清水江一带和其他一些地区,是世代居住在那里的苗族人民创造的龙的造型艺术,是苗族民俗活动与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苗龙”最大限度地继承和保留了最原始、最纯真的龙的原生态文化,作为图...
关键词:文化现象 原生态文化 造型艺术 精神生活 民俗活动 清水江 黔东南 苗族 
话说风筝
《读者(原创版)》2010年第5期38-39,共2页马立明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古书中称"风鸢",南方叫"鹞子",北方称"纸鸢"。早期用木料制成的叫"木鸢"。由于社会不断进步,风筝的材质也发生了变化,陆续出现了帛鸢和纸鸢。如今也有人选用质轻、不易破损和经久耐用的化纤来替代纸和绢。
关键词:风筝 
苗龙文化现象浅析
《美术》2006年第2期122-129,共8页马立明 
“苗龙”主要流传于我国贵州黔东南清水江一带和其它一些地区,是世代居住在那里的苗族人民创造的龙的造型艺术,“苗龙”广泛应用于苗族人民的生活中,成为苗族人民民俗活动与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在剪纸,刺绣,服饰,蜡染,...
关键词:文化现象 民族民间艺术 造型艺术 精神生活 民俗活动 清水江 黔东南 人民 苗族 
曹氏风筝意象艺术简析被引量:2
《美术》2005年第2期124-127,共4页马立明 
风筝,我国南方称”鹞子”,北方称“纸鸢”。“风筝”一词始见于五代,明代陈沂《询刍录》记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风筝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关键词:陈沂 五代 鲁国 宋国 春秋时期 明代 南方 风筝 鲁班 简析 
北京民间玩具的民俗特征被引量:4
《美术》2004年第6期116-121,共6页马立明 
中国美术馆收藏北京民间玩具共有3830件,包括北京泥人、面人、鬃人、毛猴、草编、风筝、脸谱、皮影、灯彩、绒布车马等。其中多为北京代表人物的玩具精品。这些民间玩具展现了北京京味儿文化的独特风格和浓郁的北京民俗风采,成为全国...
关键词:北京 民间玩具 民俗特征 世俗化 庙会文化 市井文化 创作理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