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恒庆

作品数:10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桶形基础桶形基础平台臭氧消毒实验室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海岸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岸开发工程回淤问题的动床波浪输沙试验研究被引量:2
《海岸工程》2004年第4期17-22,共6页刘学海 辛海英 陈涛 高恒庆 马小兵 刘自力 
利用动床波浪输沙物理模型 ,试验研究了海岸开发工程引起的冲刷和回淤问题 ,直观预演了工程竣工后可能引起的冲淤现象。试验研究对象为南山滨海开发区旅游项目开发工程 ,试验结果给出了工程布置的各部分的淤积情况 ,表明淤积量较大 ,会...
关键词:输沙 淤积 冲淤 海岸带 水工 波浪 工程布置 海岸工程 动力条件 海洋环境 
桶形基础平台负压沉贯数据分析处理系统
《黄渤海海洋》2000年第4期42-45,共4页辛海英 高恒庆 洪学福 
国家"8 63"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863-82 0 -1 0 -0 1 )资助
介绍了桶形基础平台负压沉贯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组成及数据分析处理方法。该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是为保证海上桶形基础平台现场施工能顺利沉贯到位而研制 ,可对海上平台现场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 ,对沉贯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处理 ,并根据桶...
关键词:桶形基础 数据分析处理 负压沉贯 海上平台 
滩海工程模拟实验室主要性能与特色
《黄渤海海洋》2000年第4期62-67,共6页徐松森 高恒庆 辛海英 
国家"8 63"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863-82 0 -1 0 -0 1 )资助
介绍了滩海工程模拟实验室设计思想与功能特色。该实验室可进行浪、流、潮汐、风及泥沙等海洋环境因素的联合模拟 ,尤其具备近真往复潮流系统 ,可以开展相关工程模拟试验和理论研究 ,已完成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
关键词:滩海工程 模拟 实验室 性能 海洋环境 潮流模拟 
桶形基础负压沉贯物理模型相似条件建立与比尺初拟被引量:3
《海岸工程》1999年第1期48-55,共8页张亭健 高恒庆 辛海英 张剑波 张士华 
提出了一种确定桶形基础在负压下作准平稳均匀沉贯的物模相似条件和有关相似比尺的简便方法,由这一方法得到的相似比尺可作为比尺探讨研究的初设值,通过大小不同尺度的桶基作几次验证性试验对其进行修正,可使之适用。
关键词:桶形基础 相似比尺 海上平台 负压沉贯 
桶形基础海上中间试验研究被引量:1
《海岸工程》1999年第1期56-59,共4页洪学福 刘志安 陈学春 高恒庆 周玉斌 
论述了桶形基础负压沉贯在海上试验的方案、方法和过程,以及各种试验数据的取得方法,对桶型基础平台的现场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桶型基础 负压沉贯 中间试验 海上平台 
海上平台桶形基础模型压力压贯与负压沉贯试验研究被引量:9
《海岸工程》1999年第1期60-66,共7页朱儒弟 高恒庆 马小兵 何生厚 王运安 洪学福 
介绍了海上平台桶形基础模型(模型桶)压力压贯和负压沉贯的试验概况,对比分析了两者贯入力的巨大差异和产生的原因,给出了模型桶压力压贯中贯入深度与压力的关系,负压沉贯中负压与贯入深度、抽吸泵流量、基土渗流量、桶内土塞隆起...
关键词:桶形基础 海上平台 负压沉贯 压力压贯 
桶形基础平台负压沉贯遥测遥控技术方案设计被引量:2
《海岸工程》1999年第1期85-89,共5页朱儒弟 辛海英 高恒庆 初新杰 刘志安 
桶形基础平台海上安装就位的施工方法与传统的桩基平台截然不同。本文介绍了一种桶形基础平台负压沉贯施工的遥测遥控系统方案,对现场施工机具的设计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桶形基础 负压沉贯 遥测遥控 海上平台 
滩海工程模拟实验室技术设计
《海岸工程》1997年第3期12-25,共14页高恒庆 孙东昌 胡福辰 张亭健 朱儒第 徐松森 张士华 
根据相似理论和物理模拟技术,解决滩海油气开发工程技术问题,以此为目标对滩海工程模拟实验室进行整体设计、造流、造波、造潮、测试等各系统的设计及配套设备研制。实验室具有“滩”字特色:模拟滩海工程建筑物于海洋动力环境下的受...
关键词:油气开发 设计 滩海工程 模拟实验室 
边缘波的实验室模拟被引量:1
《海岸工程》1997年第1期64-70,共7页高恒庆 R.T.GUZA 
边缘波是由水体边缘所限制的沿岸周期波浪运动。它与近岸过程有关,且是折射受限制的重力波,而重力波的水平长度的尺度变化从几厘米至几公里。其周期同入射风浪或更长一点的边缘驻波,是形成近岸环流流型、海滩嘴以及新月形沙坝的重要...
关键词:海洋 边缘波 周期运动 实验室 模拟 
臭氧化消毒技术在海水消毒中的应用被引量:15
《黄渤海海洋》1995年第3期47-54,共8页于兰桂 王丙玲 孙培光 边洪村 高恒庆 
本文从理论出发,通过大量的小型模拟实验,确立了海水流量、臭氧投加量、消毒时间三者的关系,从而制定了利用臭氧进行海水消毒净化工程的工艺流程。又经过实际工程的验证,其工艺流程是可行的,结果优于设计要求,从而创立了国内第一...
关键词:臭氧 消毒 工艺流程 海水 净化工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