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富

作品数:6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俗个案习俗文化文化再生产语言民俗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歌海》《企业科技与发展》《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南宁市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中的民族文化再生现象考察——以南宁市城市建筑为个案
《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12年第9期8-10,共3页李家琛 黄文富 唐玲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校级科研项目资助;该科研项目成果之一
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是传统民族文化的再生现象,对城市文化形象的构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民族文化再生现象进行考察,探讨其文化意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文化再生 城市文化形象 民族题材 南宁 
民俗旅游开发视野下的壮族节日称谓语言“数字化”现象思考——以广西东兰县壮族居民的节日称谓语言为个案
《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11年第4期46-49,共4页黄文富 
"2010年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0YCH08)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当地壮族居民直接用数字来称呼传统的民间节日,形成了当地节日称谓语言"数字化"的现象。这种节日称谓语言"数字化"的现象也是壮民族较为普遍的语言民俗现象。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壮族居民对节日称谓的"数字...
关键词:广西东兰 壮族 节日称谓 语言民俗 
民俗与文化再生产——对壮族铜鼓习俗文化再生现象的思考被引量:2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年第2期44-47,共4页黄文富 
2010年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0YCH08)的田野调查所得;本论文系该项目的成果之一
文化变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永恒定律。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之重要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绝对的变异性。壮族铜鼓习俗是一项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壮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标志。在当下社会语境中,壮族铜鼓习俗...
关键词:壮族铜鼓习俗 文化变迁 文化再生 民俗 
语言信仰与歌圩文化——对东兰县蚂节歌会的语言民俗学思考
《歌海》2011年第1期54-56,共3页黄文富 
2010年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岩滩水电站库区移民民俗文化发展变迁情况调查--以广西东兰县长江乡周乐屯为点"(项目编号:10YCH08)阶段性研究成果
歌圩文化是壮民族文化艺术的奇葩,是语言民俗文化的结晶,从语言民俗学视角对之进行研究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仍有很大的探讨空间。以广西东兰县蚂节歌会为个案,对歌圩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内藏的语言民俗机理,可以知道歌...
关键词:东兰县 歌圩文化 语言信仰 民俗 
东兰武篆镇江平村歌圩文化现状考察
《歌海》2010年第4期35-38,共4页黄文富 
歌圩文化是壮民族文化的艺术奇葩。当下社会,歌圩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迁。对广西东兰县武篆镇江平村歌圩文化生存现状进行系统考察审视,可以获得很多启示,这些启示对壮族歌圩文化的传承保护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广西东兰 歌圩文化 民俗 
对一些民族称谓语言民俗发生变迁的思考——以广西东兰县当地壮族人对汉、瑶民族的称谓语言为个案被引量:1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17-20,共4页黄文富 
广西东兰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在长期的杂居生活中产生了民族相互之间的民族称谓语言,这些民族称谓语言有自身的内涵,背后隐藏着当地民众强烈的话语情感色彩指向,并在经济与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发生变迁,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情势...
关键词:东兰 民族称谓 语言 民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